新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3精品教学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选修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43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5/6/19 20:48:5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3精品教学案
~$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3精品教学案:3.2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doc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3精品教学案:1.1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和分步乘法计数原理.doc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3精品教学案:1.2 排列与组合.doc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3精品教学案:1.3+二项式定理.doc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3精品教学案:2.1+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doc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3精品教学案:2.2 二项分布及其应用.doc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3精品教学案:2.3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与方差.doc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3精品教学案:2.4正态分布.doc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3精品教学案:3.1 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doc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3精品教学案:3.2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doc
  1.1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和分步乘法计数原理
  第一课时
  1   分类加法计数原理
  (1)提出问题
  问题1.1:用一个大写的英文字母或一个阿拉伯数字给教室里的座位编号,总共能够编出多少种不同的号码?
  问题1.2:从甲地到乙地,可以乘火车,也可以乘汽车.如果一天中火车有3班,汽车有2班.那么一天中,乘坐这些交通工具从甲地到乙地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
  (2)发现新知
  分类加法计数原理 完成一件事有两类不同方案,在第1类方案中有 种不同的方法,在第2类方案中有 种不同的方法. 那么 完成这件事共有
  种不同的方法.
  (3)知识应用
  例1.在填写高考志愿表时,一名高中毕业生了解到,A,B两所大学各有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强项专业,具体情况如下:
  A大学            B大学
  生物学              数学
  化学               会计学
  医学               信息技术学
  物理学              法学
  工程学
  如果这名同学只能选一个专业,那么他共有多少种选择呢?
  分析:由于这名同学在 A , B 两所大学中只能选择一所,而且只能选择一个专业,又由于两所大学没有共同的强项专业,因此符合分类加法计数原理的条件.解:这名同学可以选择 A , B 两所大学中的一所.在 A 大学中有 5 种专业选择方法,在 B 大学中有 4 种专业选择方法.又由于没有一个强项专业是两所大学共有的,因此根据分类加法计数原理,这名同学可能的专业选择共有
  5+4=9(种).
  变式:若还有C大学,其中强项专业为:新闻学、金融学、人力资源学.那么,这名同学可能的专业选择共有多少种?
  探究:如果完成一件事有三类不同方案,在第1类方案中有 种不同的方法,在第2类方案中有 种不同的方法,在第3类方案中有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
  如果完成一件事情有 类不同方案,在每一类中都有若干种 不同方法,那
  2. 2.1条件概率
  一、复习引入:
  探究: 三张奖券中只有一张能中奖,现分别由三名同学无放回地抽取,问最后一名同学抽到中奖奖券的概率是否比前两名同学小.
  若抽到中奖奖券用“Y ”表示,没有抽到用“  ”,表示,那么三名同学的抽奖结果共有三种可能:Y  , Y 和   Y.用 B 表示事件“最后一名同学抽到中奖奖券” , 则 B 仅包含一个基本事件  Y.由古典概型计算公式可知,最后一名同学抽到中奖奖券的概率为 .
  思考:如果已经知道第一名同学没有抽到中奖奖券,那么最后一名同学抽到奖券的概率又是多少?
  因为已知第一名同学没有抽到中奖奖券,所以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只有  Y和 Y .而“最后一名同学抽到中奖奖券”包含的基本事件仍是  Y.由古典概型计算公式可知.最后一名同学抽到中奖奖券的概率为 ,不妨记为P(B|A ) ,其中A表示事件“第一名同学没有抽到中奖奖券”.
  已知第一名同学的抽奖结果为什么会影响最后一名同学抽到中奖奖券的概率呢?
  在这个问题中,知道第一名同学没有抽到中奖奖券,等价于知道事件 A 一定会发生,导致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必然在事件 A 中,从而影响事件 B 发生的概率,使得 P ( B|A )≠P ( B ) .
  思考:对于上面的事件A和事件B,P ( B|A)与它们的概率有什么关系呢?
  §3.2 回归分析(1)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引入线性回归模型,感受产生随机误差的原因;
  (2)通过对回归模型的合理性等问题的研究,渗透线性回归分析的思想和方法;
  (3)能求出简单实际问题的线性回归方程.
  教学重点,难点[]
  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和线性回归系数的最佳估计值的探求方法.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1. 情境:对一作直线运动的质点的运动过程观测了 次,得到如下表所示的数据,试估计当x=9时的位置 y的值.
  时刻 /s
  位置观测值 /cm
  根据《数学 (必修)》中的有关内容,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
  先作散点图,如下图所示:
  从散点图中可以看出,样本点呈直线趋势,时间 与位置观测值y之间有着较好的线性关系.因此可以用线性回归方程来刻画它们之间的关系.根据线性回归的系数公式,
  可以得到线性回归方为 ,所以当 时,由线性回归方程可以估计其位置值为
  2.问题:在时刻 时,质点的运动位置一定是 吗?
  二.学生活动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