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13-2015年中考化学试卷分类汇编:实验探究题(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试卷 / 中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8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5/8/10 8:42:2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9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5290字。

  实验探究题
  (2015年)
  1.(2015•长沙)小刘同学想在实验室里用NaOH溶液来制取Na2CO3溶液.
  【查阅资料】①CO2通入NaOH溶液时极易因CO2过量而产生NaHCO3,且无明显现象.
  ②NaHCO3溶液煮沸时不会发生分解.
  ③NaHCO3+NaOH=Na2CO3+H2O
  ④Ca(HCO3)2可溶于水
  【制取步骤】①量取两份50mL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备用;
  ②用一份50mL NaOH溶液吸收过量的CO2气体,至CO2气体不再溶解;
  ③小心煮沸②溶液1﹣2分钟;
  ④在得到的③的溶液中加入另一份50mL NaOH溶液,使其充分混合即得.
  【实验探究】为了检验制得的溶液是否为纯净的Na2CO3溶液,请你与小刘同学一起完成下列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制得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原来制得的溶液中含有Na2CO3
  将上步实验所得混合物进行过滤,将滤液分成两份,取其中一份加入足量的 稀盐酸 ,取另一份加入MgCl2溶液。 无气泡产生 原来制得的溶液中不含 碳酸氢钠
  无明显现象  原来制得的溶液中不含NaOH
  【结论】所制得的溶液为纯净的Na2CO3溶液.
  【评价与反思】有人认为实验步骤的顺序对调,即先混合,再煮沸,更合理.你认为对吗?请说明理由: 不对,在煮沸之前溶液中含有未参与反应的二氧化碳气体,如果先混合,则氢氧化钠溶液会和溶液中的二氧化碳继续反应,导致制备的碳酸钠不纯净 .
  考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盐的化学性质..
  专题: 科学探究.
  分析: 氯化钙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氯化钠;
  碳酸氢钠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氯化镁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氢氧化镁和氯化钠.
  解答: 解:【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如下表所示: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制得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原来制得的溶液中含有Na2CO3
  将上步实验所得混合物进行过滤,将滤液分成两份,取其中一份加入足量的 稀盐酸 ,取另一份加入MgCl2溶液。 无气泡产生 原来制得的溶液中不含 碳酸氢钠
  无明显现象  原来制得的溶液中不含NaOH
  【评价与反思】
  因为在煮沸之前溶液中含有未参与反应的二氧化碳气体,如果先混合,则氢氧化钠溶液会和溶液中的二氧化碳继续反应,导致制备的碳酸钠不纯净,所以实验步骤的顺序不能对调.
  故填:不对,在煮沸之前溶液中含有未参与反应的二氧化碳气体,如果先混合,则氢氧化钠溶液会和溶液中的二氧化碳继续反应,导致制备的碳酸钠不纯净.
  点评: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2.(2015•郴州)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实验台上一瓶标签破损的无色溶液(标签如图)。他们提出可能是Na2SO4、NaHCO3、Na2CO3 溶液中的一种,于是决定对这瓶溶液进行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三种物质溶液在常温下的 PH 如下表
  (1)小新同学认为该溶液不可能的是      ,理由是                。
  (2)标签破损的原因                          。
  (3)为确定其成分,小新同学设计如下方案进行探究
  (4)小芳认为可以设计更简单的实验方案,该方案是:                                   (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
  解:(1)小新同学认为该溶液不可能是NaHCO3,理由是化学式中Na的右下角没有2.
  (2)标签破损的原因是:倾倒液体时,标签没有响着手心.
  (3)由于碳酸钠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了碳酸钡沉淀,碳酸钡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填表如下
  (4)由于碳酸钠溶液呈碱性、硫酸钠溶液呈中性,可以设计更简单的实验方案,该方案是:用试管取少量无色溶液,加入酚酞,若溶液变红,则原溶液是碳酸钠溶液.
  故答为:(1)NaHCO3,化学式中Na的右下角没有2;(2)标签破损的原因倾倒液体时,标签没有响着手心;(3)见上图;(4)用试管取少量无色溶液,加入酚酞,若溶液变红,则原溶液是碳酸钠溶液.
  3.(2015•娄底)亮亮同学做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发现镁条燃烧除生成白色固体(MgO)外,还有少量的淡黄色固体生成.这种淡黄色固体是什么呢?亮亮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有关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将该淡黄色固体投入到盛有水的烧杯中.
  【实验现象】在烧杯中产生白色沉淀,并有刺激性的氨味气体产生.
  【教师指导】上述反应产生的白色沉淀为Mg(OH)2,生成的气体为NH3;反应过程中没有任何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问题解决】此淡黄色固体中肯定含有镁元素和 氮 元素,判断的依据是 质量守恒定律 ;若该物质仅由两种元素组成,其化学式为 Mg3N2 ,此物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g3N2+6H2O=3Mg(OH)2↓+2NH3↑ .
  【相关结论】空气中氮气(N2)和氧气(O2)的体积比约为 4:1 ,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少量的淡黄色固体,由此得出的一个结论是 氮气含量多但是很稳定,难以发生反应 .
  考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科学探究.
  分析: 【问题解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淡黄色固体中的组成元素,写出化学式,根据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相关结论】根据空气的成分及氮气的性质分析回答.
  解答: 解:【问题解决】由于淡黄色固体与水反应产生的白色沉淀为Mg(OH)2,生成的气体为NH3,反应过程中没有任何元素化合价的改变.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此淡黄色固体中肯定含有镁元素和氮元素,若该物质仅由两种元素组成,由于镁显+2价,氮为﹣3价,其化学式为Mg3N2,此物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3N2+6H2O=3Mg(OH)2↓+2NH3↑;
  【相关结论】空气中氮气(N2)和氧气(O2)的体积比约为4:1,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少量的淡黄色固体,由此得出的一个结论是氮气含量多但是很稳定,难以发生反应.
  故答为:【问题解决】氮,质量守恒定律; Mg3N2,Mg3N2+6H2O=3Mg(OH)2↓+2NH3↑;
  【相关结论】4:1,氮气含量多但是很稳定,难以发生反应.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