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洛斯的维纳斯》导学案1
- 资源简介:
约4000字
米洛斯的维纳斯 导学案
重难突破
1.断臂维纳斯美在哪些方面?请用原文的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那失去了的双臂正浓浓地散发着一种难以准确描绘的神秘气氛,或者可以说,正深深地孕育着具有多种多样可能性的生命之梦。②米洛斯的维纳斯虽然失去了两条由大理石雕刻成的美丽臂膊,却出乎意料地获得了一种不可思议的抽象的艺术效果,向人们暗示着可能存在的无数双秀美的玉臂。③这一方是包孕着不尽梦幻的“无”,而那一方面却是受到限制的、不充分的“有”,哪怕它是何等地精美绝伦。
2.为什么失去的只能是双臂呢?作者的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因为“双臂”是人同世界、同他人或者同自己进行千变万化交涉的手段,“是这些关系的媒介物”;而“反过来,米洛斯的维纳斯正是丢失了她的双臂,才奏响了追求可能存在的无数双手的梦幻曲”。维纳斯失去双手恰好给了人们想象的空间,使人们想象出她以各种各样形式出现的双手所带来的魅力,这正印证了恩格斯说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清冈卓行以他独有的艺术敏感越过艺术的“实有”外在形式,窥见到艺术最深奥的特殊规律,“从虚无中见出丰盈,见出无限生机,无限神秘和无限的美”。
3.本文在立意上有什么特色?请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对一件艺术品的品评鉴赏可以有许多角度,可以从它的形式美入手,可以从它的意蕴美入手,也可以从它的历史沧桑美入手,总之要品评鉴赏的多是它的“完美”之处,而这篇文章的立意却不同凡响。
另辟蹊径,写出新意。维纳斯雕像可以说广为人知,历来有各种各样的评论文章,本文作者不落窠臼,提出“缺憾美”的观点,让人耳目一新。
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如何论证这一观点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文中“她为了如此秀丽迷人,必须失去双臂”。本文以米洛斯出土的维纳斯引出话题,首先详细描述了维纳斯因失去双臂而产生的无穷魅力,进而否定了复原维纳斯的种种方案,最后作者通过比较阐明了为何失去双臂比失去其他部位更有魅力。
5.“那时候,维纳斯就把她那条玉臂巧妙地遗忘在故乡希腊的大海或是陆地的某个角落里,或者可以说是遗忘在俗世人间的某个秘密场所。”这句话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句话采用拟人手法,赋予雕像以生命和思想,用“遗忘”变客观事实为主观事实,增强了作品的神秘色彩,拓宽了人们的想象空间。
活学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