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卷:实验探究和设计(解析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55道小题,约25760字。
实验探究和设计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各组对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探究燃烧所有条件 .
B
探究铁生锈所有条件
C 探究MnO2对过氧化氢溶液
分解速度的影响
D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研究
2、一无色气体,可能有H2、CO、CO2、中的一种或数种,现将无色气体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观察到甲装置中黑色粉末变成光亮的红色物质,乙装置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该气体中一定有还原性气体和CO2
B.该气体中可能有碳的氧化物
C.该气体一定是混合物
D.该气体一定有还原性气体,一定有碳的氧化物
3、下列实验方案与实验结论相对应的是( )
选项 A B C D
方案
结论 比较呼出气体中CO2含量较空气中的多 说明白烟的成分与蜡烛成分相同 说明氨分子在不断地运动,而酚酞分子不运动 说明液态水与气态水可以相互转化
4、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Na2CO3和CaCO3固体粉末 加足量稀盐酸
B 除去CO2中的CO 通过足量NaOH溶液
C 检验NaCl溶液中含有Na2CO3 加适量CaCl2溶液
D 除去CaO中的CaCO3 加足量水
5、某同学按如下步骤对三种未知金属展开探究:
(1)将它们编号为:X、Y、Z;
(2)取样,分别加入到CuSO4溶液中,发现X、Z表面出现红色物质而Y却没有;
(3)取X、Z大小相等的颗粒,分别加入到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H2SO4中,发现X表面产生气泡的速度明显比Z快,则X、Y、Z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依次为
A.X>Y>Z B.Z>Y>X C.X>Z>Y D.Z>X>Y
6、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预期目标的是( )
A.在甲烷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通过产生水的现象证明甲烷中含有氢元素
B.将足量的铜丝放在充满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加热,以除去其中的O2
C.电解水时加入氢氧化钠可增强导电性
D.将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加热蒸发25g水,得到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
7、小李设计的以下实验方案中,可行的是( )
A.用二氧化锰鉴别过氧化氢和蒸馏水
B.用稀盐酸检验某黄金饰品中是否含有铜
C.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气体
D.用适量的氯化钡溶液除去硝酸钠溶液中的硫酸钠杂质
8、二氧化硫是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之一。小丽为探究二氧化硫能与水反应生成酸,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设计】她先用紫色石蕊溶液将白色滤纸浸润,干燥后做成紫色的小花,然后按下列图示进行实验。观察到实验(Ⅰ)和(Ⅲ)中的小花变红,(Ⅱ)中的小花不变色。
【评价反思】小虎对小丽的实验方案提出了质疑,他认为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证明“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了酸”。两位同学仔细讨论后认为还需补充如下一个实验,才能得出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酸。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拓展应用】二氧化硫也是实验室一种污染气体,常用碱液吸收。写出实验室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 。
9、实验废液中可能含有离子K+、Mg2+、Cl-、Ba2+、SO42-、CO32-中的几种,为确定可能含有的离子,兴趣小组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①取一份废液,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无变化;
②另取一份废液,加入氢氧化钾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
分析上面实验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只含有Mg2+、SO42-
B.一定含有K+、Mg2+、Cl-、SO42-
C.一定含有Mg2+、SO42-,可能含有Cl-、K+
D.一定含有Cl-、K+,可能含有Mg2+、SO42-
10、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