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教案34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五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2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5/9/5 20:52:5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71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0160字。

  8.咬文嚼字
  跃跃诗情在眼前,聚如风雨散如烟。敢为常语谈何易,百炼工纯始自然。——张问陶《论诗绝句》
  要恢复中华语文的风采神韵,必须从咬文嚼字做起。一个对自己的语言文字都不再认真的民族,必将在文明之林中丧失最后的栖身之地。咬文嚼字,就是含英咀华,就是对我们五千年文化的最深情的守卫。
  ——孔庆东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全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至5段),说明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其中,第1、2段举出《屈原》《水浒》《红楼梦》中炼字的例子,说明“你这”式、“你是”式、“你有”式三种不同句式有不同的意味;第3、4段举出王若虚《史记辨惑》中对《史记》李广射虎一段的改写,说明文字一增一减意味不同;第5段举出贾岛“推敲”的故事,说明用字不同意境也不同。
  第二部分(第6、7段),说明文字联想意义的使用,有善用和误用两种。第6段举苏东坡的《惠山烹小龙团》诗里的三、四两句为例,说明善用字的联想意义,可以使诗的意旨丰富蕴藉。第7段指出联想意义也最易误用而生流弊,形成“套板反应”。
  第三部分(第8段),全文小结。指出读者应从文章所阐明的咬文嚼字的道理中,领略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养成创作和欣赏都必须潜心琢磨的好习惯。
  文章告诉我们,“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这是“咬文嚼字”所追求的目标;“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这是“咬文嚼字”的要求;以谨严的精神,刻苦自励,留心玩索,推陈出新,这是“咬文嚼字”必须下的功夫。
  二、问题探究
  1.讲究“咬文嚼字”有什么好处?
  有些人不大重视语言文字,误以为语言文字是细枝末节,无关宏旨。读了本文,应有很大触动:原来语言文字是那么微妙的东西,用这个字,还是用那个字,一句话这样说,还是那样说,竟然有那么大讲究。由此明白:“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养成咬文嚼字、随处留心玩索的好习惯,一个人的语言修养就有希望逐步提高。
  2.课文贯穿着一个总的思想,就是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的关系。作者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
  作者反复强调,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强调语言是跟思想感情走的,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