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学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wps
  • 资源大小: 4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9/2 10:45: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6200字。

《马说》学案
山东省高密市大牟家镇初级中学   孙北京

学法导引
这篇“说”带有寓言色彩,文章通篇比喻,以千里马喻有才能的人,以伯乐比喻圣明的君王,控诉和讽刺封建统治者对人才的埋没和摧残,文章矮小精悍,却写得曲折而畅达。学习时要在质疑解难疏通文章的基础上,注意体味作者犀利、练达的语言特点,仔细品味作者所寄寓的对古代封建统治者压抑摧残人才的愤慨之情,特别是要学习赏析作者寓深刻思想于具体事物中的写作特点,即“托物寓意,以事喻理”的特色。要在反复诵读,把握文旨的同时,辩证地分析文章的社会意义,从文中汲取积极的精神力量。
这篇文章的文字不算艰深,要注意辨析文中虚词的用法。
知识要点精讲
[字词积累]
骈(pián):两马并驾。
一食或尽粟一石:石,容量单位,十斗等于一石。
才美不外见(xiàn):外见,从外表上表现出来。“见”同“现”。
食(sì)之不能尽其材:食,同“饲”,喂养;尽,竭尽,指充分发挥;材,同“才”,才能。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等,平等,相等;不可得,不能做到。
安求其能千里也:安,怎么。
策之不以其道:以,按照;道,正确的方法。
执策而临之:临,面对。
[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自号昌黎,卒谥“文”,世称“韩文公”。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散文成就尤为突出,他倡导古文运动,是古文运动的领袖,提出了“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主张。他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故作《马说》。有《昌黎先生集》。
2、关于“说”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写法灵活,但讲究文采,与现代的杂文大体相近。
[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第1段):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
第二部分(第2段):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第三部分(第3段):对执策者的“不知马”进行辛辣的嘲讽。
[教材精彩赏析]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是马也(       )                ②食马者(       )
③策之不以其道(       )          ④一食或尽粟一石(       )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段中划线的句子。
①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②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