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记》学案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wps
  • 资源大小: 4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9/2 10:48: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6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6380字。

《核舟记》学案
山东省高密市大牟家镇初级中学  孙北京

学法导引
本文是一篇实物说明文,内容简明充实,具有很高的艺术性。作者运用说明和描写相结合的笔法,表现了核舟的“奇巧”,生动地介绍了明末雕刻艺人王叔远高超的雕刻技艺和独特的才华,热情赞扬了我国古代民间艺人的艺术成就。学习本文,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重点赏析文章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的结构特点,把握“总述——分述——总述”的结构形式;同时要学习文章对舟上的人和物细致入微、生动形象的描写与说明方式。并且通过研读课文,要学习作者对事物细致观察和进行丰富想像的良好习惯,用以指导自己今后的语文学习。
知识要点精讲
[字词积累]
罔(wǎng)不因势象形:罔不,无不,都。
盖大苏泛赤壁云:盖,推原之词,(刻的)原来是……    云,句末助词,无义。
中轩敞者为舱:轩,原指古代一种前顶较高而有帷幕的车,这里是“高起”的意思。
雕栏相望:相望,相对,相向。
左手抚鲁直背:抚,轻按。
其两膝相比者:相比,互相靠近。
佛印绝类弥勒:绝,极,很。类,相似,像。
神情与苏、黄不属:属,关联。
其人视端容寂:视,眼神,眼光。容,脸上的神情和气色。
[文学常识]
《虞初新志》及作者简介
课文选自张潮(清代文学家,以刊刻丛书在当时知名)编辑的短篇小说集《虞初新志》。《虞初新志》所收入的作品,多为明末清初人的文言短篇,并附评语。张潮编辑此书,意在“表彰逸事,传布奇文”,少数作品对当时不合理的社会现象有所反映。
魏学洢(约1596-1625),字子敬,明末嘉善(现在浙江嘉兴)人。敏而好学,善为文,一生没有做过官。他父亲魏大中因弹劾权宦魏忠贤而遭诬害,他自己也因受阉党威逼悲愤而死。著有《茅檐集》。
[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第1段):总述。概述刻舟者的精湛技艺,以及核舟的由来和内容。
第二部分(第2-5段):分述。详细介绍核舟的形状、结构,描述各部位人物的神情状貌,用事实说明雕刻者精湛的技艺。
第三部分(第6段):总述。总计核舟上雕刻的人、物的种类和数目,赞扬王叔远的精巧技艺。

[教材精彩赏析]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①______”,左刻“②______,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