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名校联盟2016届高三联考语文试卷(二)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41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5/9/13 18:23:2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84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18题,约9330字,答案扫描。

  百校大联考
  全国名校联盟2016届高三联考试卷(二)
  语    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1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1卷第(11)题~第(12)题
  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 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必
  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
  稿纸上答题无效。
  3.做选考题时,考生须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4.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化现象是一种复杂的现象,除了按时间的推移而传承和发展外,还会表现为空间的转移,
  或者说表现为各民族文化的渗透。一个民族的生存环境和性格特征,以及在自身发展中长期形
  成的传统的思维程式等,往往决定着这一民族文化的发展。它的文化创造中所固有的自由意志
  和选择能力,也便被框定在民族特征的范围里,不能超越。这样一种因素决定了各民族文化的
  进程,必须忠实地按它原有的轨迹前进。只有确切地了解了人类全部发展过程所创造的文化,
  只有在荨重本民族文化性格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加以改造,才有可能建设适合于现代社会的精
  神文明。
  文化的发展除承袭性和民族性以外,还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文化发展适应新的时代呈蓬蓬
  勃勃态势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民族。相反,当一个民族的文化机能失去其弹性时,那必然表现
  出衰落的征候,这种征侯发展到一定程度,文化便由衰落而至于灭亡,民族也随之而沉沦。
  这些原则同样适合于对传统礼制的批判。我们十分清楚地看到,在远古先民们终于冲破野
  蛮和蒙昧的包裹,向文明时代跨出伟大的第一步时,这不仅仅是反映着人从动物的提升和人的
  意识的觉悟,更重要的是他们对社会秩序建构所作的思索,开始了人类制约自然、改造世界、管
  理社会的伟大工程。这一工程中,又同时包孕了对人类自身文化素质、生命情态的陶冶和改造。
  礼便是这一伟大历史飞跃过程中的产物,是人类社会秩序建构的伟大尝试。这是足可媲关于世
  界任何民族文明成就的创造。或许正因为如此,当孔子第一次在鲁国看到所保留的丰富的周礼
  仪式时,才会为华夏民族所创造的这远古文明所闪耀的智慧光辉激动不已,才会在斟酌损益的
  基础上,为此后两千余年的中国封建社会提出了一整套的基础理论和选择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社
  会结构模式。
  远古先民们创造的原始礼制和孔子所整理的并为后代封建王朝所采用的封建礼制都属于
  已经逝去的那个时代,成为了一段早已凝固了的历史。从中吸取一切积极进步、健康合理的因
  素,而扬弃那些限制民族发展、阻碍理性张扬的封建糟粕,应该可以成为我们自觉的选择。
  当我们以这样一种自觉精神和自主意识来看待传统礼制时,我们便会发现,它具有一种明
  显的二重性。从积极的一方面讲,礼既是立身之要,又是立国之本。有了礼仪制度,国家才有秩
  序,社会才能安定,执政者才能协调各种关系,增强民族的凝聚力;从个人修养来说,礼的作用在
  于教导人们端正自我修养,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但与此同时,它又因此而带上了明显的局限
  性乃至反动性,这是因为礼的本身,无论是就性质、形式,还是内容而言,都是为了规范并维护封
  建宗法制度,带有鲜明的封建宗法等级特征。正由于它诞生于西周那样一个封闭性的农业社会
  里,长期生长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土壤上,以建立稳定的宗法等级制度为根本目的,它就很
  难彻底摆脱对封建宗法制度的紧密依赖与维护,很难扬弃它狭隘的经验主义、严酷的专制暴虐,
  而具备更开阔的眼光、科学的精神和真正的民主意识。    (有删改)
  1.下列关于“礼”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礼是人类制约自然、改造世界、管理社会过程中产生的包孕着对自身文化素质、生命情
  态的陶冶和改造的社会秩序建构的伟大尝试。
  B.礼是立身之要和立国之本,只有有了礼仪制度,国家才会有秩序,社会才能安定,统治者
  才能协调各种关系和增强民族的凝聚力。
  C.礼最先由远古先民们创造出来,后经孔子整理,成为了后代封建王朝所采用的封建礼
  制,如今它已经成为了一段早已凝固了的历史。
  D.礼可以教导人们端正自我修养,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本身却有局限性乃至反动性,这
  是它规范并维护封建宗法制度的目的决定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文化现象是一种按照时间的推移而传承和发展,会表现为空间的转移,或者表现为各民
  族文化彼此渗透的复杂现象。
  B.民族文化的发展往往取决于一个民族的生存环境和性格特征,以及在自身发展中长期
  形成的传统的思维程式等。
  C.适合现代社会的精神文明缘自传统文化,建设它需要了解人类所创造的文化,并以尊重
  本民族文化性格为前提。
  D.民族文化的进程必须按原有的轨迹前进,这是由民族文化发展中所创造的自由意志和
  选择能力不能超越决定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远古先民冲破野蛮和蒙昧向文明时代跨出伟大的第一步反映着人从动物的提升和人的
  意识的觉悟以及对社会秩序建构所作的思索。
  B.如果孔子没有看到丰富的周礼仪式,此后两千余年的中国封建社会就不会有一整套的
  基础理论和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结构模式。
  C.从原有礼制中吸取一切积极进步、健康合理的因素,扬弃限制民族发展、阻碍理性张扬
  的封建糟粕,应该成为我们自觉的选择。
  D.传统礼制的二重性源于它诞生的特定环境和被设立的目的,这就决定了它不具备更开
  阔的眼光、科学的精神和真正的民主意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宋一鹤,宛平人。为诸生,见天下大乱,即究心兵事。崇祯三年举于乡,授教谕,以荐迁丘县
  知县。巡按御史禹好善以一鹤知兵,荐之。授兵部员外郎,寻擢天津兵备佥事,玫饬汝南兵备,
  驻信阳。时熊文灿总理南畿、河南等地军务,主抚议。一鹤降盗魁黄三耀,又降其死践顺天王之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