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届高三文科数学一轮复习第10章课时达标(3套)+课件(114张ppt)(1份打包)
第十章.ppt
课时达标10.1.doc
课时达标10.2.doc
课时达标10.3.doc
一、选择题
1.(2014•河北省冀州中学期末)某公司在甲、乙、丙、丁四个地区分别有150,120,180,150个销售点.公司为了调查产品销售情况,需从这600个销售点中抽取一个容量为100的样本,记这项调查为①;在丙地区有20个大型销售点,要从中抽取7个调查其销售收入和售后服务等情况,记这项调查为②,则完成①,②这两项调查宜采用的抽样方法依次是( )
A.分层抽样法,系统抽样法
B.分层抽样法,简单随机抽样法
C.系统抽样法,分层抽样法
D.简单随机抽样法,分层抽样法
【解析】 一般甲、乙、丙、丁四个地区会存在差异,采用分层抽样法较好.在丙地区中抽取的样本个数较少,易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选B.
【答案】 B
2.为了调查观众对电影《小时代》的认识,一个网站在登录网站的所有网民中,收回有效帖子共10.4万份,其中持各种态度的人数统计在下表中:
很喜欢 喜欢 还行 一般般
40 000 32 000 24 000 8 000
为了了解网民具体的想法和意见,此网站打算采用分层抽样从中选出1 300份,则在很喜欢此电影的网贴中应抽取的份数为( )
A.500 B.400 C.300 D.100
【解析】 应该首先确定抽样的比例,然后再根据各层人数确定各层要抽取的人数,因为40 000∶32 000∶24 000∶8 000=5∶4∶3∶1,所以513×1 300=500,故抽取500份.
【答案】 A
3.某中学采用系统抽样方法,从该校高一年级全体800名学生中抽50名学生做牙齿健康检查.现将800名学生从1到800进行编号.已知从33~48这16个数中取的数是39,则在第1小组1~16中随机抽到的数是( )
A.5 B.7 C.11 D.13
【解析】 间隔数k=80050=16,即每16人抽取一个人.由于39=2×16+7,所以第1小组中抽取的数值为7.
【答案】 B
4.某单位有840名职工,现采用系统抽样方法抽取42人做问卷调查,将840人按1,2,…,840随机编号,则抽取的42人中,编号落入区间[481,720]的人数为( )
A.11 B.12 C.13 D.14
【解析】 因为840∶42=20∶1,故编号在[481,720]内的人数为240÷20=12.
【答案】 B
5.某校共有学生2 000名,各年级男、女生人数如下表.已知在全校学生中随机抽取1名,抽到二年级女生的概率是0.19.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全校抽取64名学生,则应在三一、选择题
1.(2014•通州一模)对两个变量y和x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一组样本数据:(x1,y1),(x2,y2),…,(xn,yn),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由样本数据得到的回归方程y^=b^x+a^必过样本点的中心(x-,y-)
B.残差平方和越小的模型,拟合的效果越好
C.用相关指数R2来刻画回归效果,R2的值越小,说明模型的拟合效果越好
D.若变量y和x之间的相关系数r=-0.936 2,则变量y与x之间具有线性相关关系
【解析】 R2的值越大,说明残差平方和越小,也就是说模型的拟合效果越好,故选C.
【答案】 C
2.下面是2×2列联表:
y1 y2 合计
x1 a 21 73
x2 22 25 47
合计 b 46 120
则表中a,b的值分别为( )
A.94,72 B.52,50
C.52,74 D.74,52
【解析】 ∵a+21=73,∴a=52.
又a+22=b,∴b=74.
【答案】 C
3.最小二乘法的原理是( )
【解析】 原理应为“使得样本数据的点到回归直线的距离的平方和最小”,故选D.
【答案】 D
4.某产品的广告费用x与销售额y的统计数据如下表:
广告费用x(万元) 4 2 3 5
销售额y(万元) 49 26 39 54
根据上表可得回归方程y^=b^x+a^中的b^为9.4,据此模型预报广告费用为6万元时销售额为( )
A.63.6万元 B.65.5万元
C.67.7万元 D.72.0万元
【解析】 ∵x-=4+2+3+54=3.5(万元),
y-=49+26+39+544=42,
又y^=b^x+a^必过(x-,y-),
∴42=72×9.4+a^,
∴a^=9.1.
∴线性回归方程为y^=9.4x+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