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教案41
- 资源简介:
约2620+1470字。
课题:《陈情表》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结构思路的缜密、严谨和语言表达的委婉、畅达。
2、体会文章深挚朴实的感情色彩,理解“忠”“孝”的含义。
3、背诵全文。
【教学重难点】
1、在吟诵中解读作者的“情”字,体会本文悲恻动人的原因。
2、把握本文陈述的层次及语言特色,体会情之深,理之透。
3、在较短时间内把握文意且背诵全文;对“忠”“孝”的理解。
【教学方法】
1、以诵读、点拨为主,辅以讨论和练习。
2、媒体设计
3、投影或多媒体展示部分提示语句,以及结构框架,为加强理解、识记之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检查预习
二、 导入新课
导语设计
中华民族有很多传统的美德,譬如勤劳、善良等,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便是“孝”字。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下面我们就来看以孝而著称的《陈情表》。
(解说:可请学生对“孝”字小议一二,以活跃思维,加强感性认识,为阅读本文和解决课后练习三作准备。)
三、明确本课时教学目标、任务、重点及要求
四、学生自主学习
1、学生反复诵读课文。
2、学生对照课文注释自主翻译课文。
3、学生划出课文中的重点字、词、句,并归纳。
4、解题
⑴、出处: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的《文选》卷三十七。
⑵、体裁:表,是古代臣子向皇帝陈述已见的一种奏章(如《出师表》)。
(解说:解题可先停留在题上,弄清“表”的意思,然后由点拨“陈情”直接过渡到文章内容,而将有关作者和背景知识穿插在课文内容品析中,以便于记忆。)
五、合作探究,研习课文
……
课题:《陈情表》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结构思路的缜密、严谨和语言表达的委婉、畅达。
2、体会文章深挚朴实的感情色彩,理解“忠”“孝”的含义。
3、背诵全文。
【教学重难点】
1、在吟诵中解读作者的“情”字,体会本文悲恻动人的原因。
2、把握本文陈述的层次及语言特色,体会情之深,理之透。
3、在较短时间内把握文意且背诵全文;对“忠”“孝”的理解。
【教学方法】
1、以诵读、点拨为主,辅以讨论和练习。
2、媒体设计
3、投影或多媒体展示部分提示语句,以及结构框架,为加强理解、识记之用。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 复习旧课,检查预习
二、 导入新课
三、 明确本课时教学目标、任务、重点及要求
四、 学生自主学习
1、反复诵读课文
2、对照注释自主翻译课文
五、 合作探究
1、具体研习第3段
1)本段结尾落在辞官养亲上(“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展开的?
2)品味第一层,作者为什么扯起“孝”这面大旗?“凡”句有何含义?
3)品味2、3层,看本段的语言特点
2、具体研习第4段
1)本段中哪句话是表文主旨?
2)贯穿全段的是哪两个词?
3)用语有什么特点?
4)由本段可见全文感情真挚、悲恻动人,原因是什么?
3、晋武帝为什么会答应李密终养祖母的请求?
4、分析本文的艺术特色。
六、学生展示,师生点评,明确:
1、具体研习第3段
1)本段结尾落在辞官养亲上(“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展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