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瓷器》导学案
- 资源简介:
约7560字。
《古瓷器》导学案
班名: 组 名: 姓 名:
【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①掌握本文中出现的字词。②理解幽默生动而富于战斗力的语言。③理解文意和生动具体的形象与深刻的思想。
2、技能目标:①理解随笔的写作特点和通过对话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②理解严谨的结构与严密的论证。
3、情感目标:学会在艰苦的环境中体验生活的苦与乐,品味生活的乐趣。
【学习重点】
1、抓住文中关键语句,理解作者对生活的感悟。
2、形象化的说理。
【学习难点】
1、生动具体的形象与深刻的思想。
2、培养学生鉴赏“兰姆式”随笔的特点的能力。
【学习方法】
阅读感受→讨论思辨→体会感悟
【学习时数】
两课时
预习导读单
一、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兰姆(1775-1834),英国作家。笔名伊利亚。作品触及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些矛盾,带有浓厚的感伤情调。著有《伊利亚散文集》,与其姊玛丽•兰姆合编了《莎士比亚故事集》。
兰姆的随笔集中反映城市生活,尤其是伦敦的风貌,被称为城市的浪漫主义散文家。他的创作是浪漫主义精神和古典主义笔法的结晶体,题材宽泛,用轻松的语气叙述颇为沉重的话题,幽默、诙谐之中暗藏着一丝凄苦。有评论称之为“挂着泪滴微笑的孩子”。
课文主要通过兰姆和勃莉吉特由古瓷器引起的对过去和现在生活的比较来表达作者的一种生活感悟。课文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部分:
2、题解
《古瓷器》选自兰姆的《伊利亚随笔选》。1820年10月《伦敦杂志》创刊。杂志编辑让兰姆不拘题材、写法、字数写点东西,于是他借用一个与他共过事的人的名字伊利亚做笔名,陆续写了六十余篇文章。这些文章涉及人生与社会的谈书、论画、评戏、说牌、叙旧、记梦、拾遗等等方面。
3、文体知识
随笔,是散文的一支,是一种随手笔录、不拘一格的文章。中国从宋代起,凡杂记见闻也用此名。“五四”以来,随笔十分流行,形式多样,短小活泼。解放后,随笔是我国报刊常用的一种文学体裁,和杂文很近似。国际随笔、市场随笔、思想随笔、语文随笔皆属此类。优秀的随笔以借事抒情,夹叙夹议,意味隽永为其特色.
二、研读文本,整体感知
(一)研读指导
1、自主学习文本,利用工具书,给生字注音,解释不懂的词语,扫清文字障碍。
2、画出不懂的语句,提出不能理解的问题。
3、反复阅读文本,细心体悟作者借写古瓷器都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情感。
4、引导学生梳理文章内容,理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