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教案42
- 资源简介:
约3110字。
陈情表
李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积累重点文言词句。
2、能力目标:学习和运用作者陈情的构思艺术以及骈散结合的语言艺术。
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感人至深的亲情,正确评价作者的忠孝思想。
【教学重点】
掌握重点文言实词,理解陈情的艺术和“辞不就职”的原因。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和李密祖孙间真挚深厚的感情。
【教学方法】
1. 诵读法。在诵读中理解文意文情,熟读成诵。
2. 串讲法。落实知识,体会文言之美。
3.探究法。理清结构,把握文旨。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导入
师:同学们,在你的心中,谁是和你感情最深的人呢?为什么?
师生交流,导入新课学习。
二、背景介绍(请代表朗读)
作者:李密(224—287),一名虔,字令伯,武阳(今四川省彭山县东)人,晋初散文家。幼年丧父,母改嫁,由祖母刘氏亲自抚养,长大后博学善辩。
历史背景:三国后期,魏的实权落在司马氏手里,到魏元帝曹奂咸熙二年(公元265),司马炎代魏即帝位,改国号为晋,年号泰始。在此之前两年,蜀汉(刘备建立的政权)已经灭亡(孙吴到公元280年即十七年之后才灭亡),李密的家乡由晋统治。)晋武帝建立了西晋王朝后,当时东吴尚踞江左。晋武帝为了安抚蜀汉旧臣,同时也为使东吴士臣倾心相就,以减少灭吴的阻力,对蜀汉旧臣采取了怀柔政策授予官职,以示恩宠。 以文学见称,曾多次出使东吴,历职郎署的李密当然被列为笼络的对象。
而我们李密呢,不想接受这一新皇的安排,原因我们后面再探讨。然而李密抓住了“孝”字大做文章,却又不从大道理讲起,而是委婉陈辞,动之以情,恰到好处地解决了“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