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第六章《碰撞与动量守恒》ppt(课件+练习共6份)
- 资源简介:
2016《全优课堂》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第六章碰撞与动量守恒(课件+练习共6份) (0 folders, 6 files, 3.92 MB, 3.92 MB in total.)
第6章 第1课时 分组.doc 141.00 KB
第6章 第1课时.doc 176.00 KB
第6章 第1课时.ppt 1.78 MB
第6章 第2课时 分组.doc 132.50 KB
第6章 第2课时.doc 201.50 KB
第6章 第2课时.ppt 1.50 MB
第六章 第1课时
一、单项选择题
1.如图1所示,A、B两物体质量之比mA∶mB=3∶2,原来静止在平板小车C上,A、B间有一根被压缩的弹簧,地面光滑.当弹簧突然释放后,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图1
A.若A、B与平板车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A、B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B.若A、B与平板车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A、B、C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C.若A、B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相等,A、B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D.若A、B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相等,A、B、C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答案】A
2.(2013•福建)将静置在地面上,质量为M(含燃料)的火箭模型点火升空,在极短时间内以相对地面的速度v0竖直向下喷出质量为m的炽热气体.忽略喷气过程重力和空气阻力的影响,则喷气结束时火箭模型获得的速度大小是( )
A.mMv0 B.Mmv0
C.MM-mv0 D.mM-mv0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动量守恒定律,主要考查考生的应用能力.难度较小.在火箭起飞的瞬间,内力远远大于外力,火箭和喷出的气体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知(M-m)v=mv0,所以火箭获得的速度v=mv0M-m,选项D正确.
3.(2015•海口检测)如图2所示,运动员挥拍将质量为m的网球击出.如果网球被拍子击打前、后瞬间速度的大小分别为v1、v2,v1与v2方向相反,且v2>v1.忽略重力,则此过程中拍子对网球作用力的冲量( )
图2
A.大小为m(v2-v1),方向与v1方向相同
B.大小为m(v2+v1),方向与v1方向相同
C.大小为m(v2-v1),方向与v2方向相同
D.大小为m(v2+v1),方向与v2方向相同
【答案】D
……
第六章 第1课时
A组 动量守恒条件的应用
1.如图9所示,光滑水平面上两小车中间夹一压缩了的轻弹簧,两手分别按住小车,使它们静止,对两车及弹簧组成的系统,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图9
A.两手同时放开后,系统总动量始终为零
B.先放开左手,后放开右手,动量不守恒
C.先放开左手,后放开右手,总动量向左
D.无论何时放手,两手放开后在弹簧恢复原长的过程中,系统总动量都保持不变,但系统的总动量不一定为零
【答案】B
【解析】当两手同时放开时,系统所受的合外力为零,所以系统的动量守恒,又因开始时总动量为零,故系统总动量始终为零,选项A正确;先放开左手,左边的物体就向左运动,当再放开右手后,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故系统的动量守恒,且开始时总动量方向向左,放开右手后总动量方向也向左,故选项B错而C、D正确.
2.在如图10所示的装置中,木块B与水平桌面间的接触是光滑的,子弹沿水平方向射入木块后留在其中,将弹簧压缩到最短.若将子弹、木块和弹簧合在一起作为系统,则此系统在从子弹开始射入到弹簧被压缩至最短的整个过程中( )
图10
A.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 B.动量不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C.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D.动量不守恒、机械能守恒
【答案】B
【解析】子弹射入木块是瞬间完成的,这个过程相当于子弹与木块发生一次完全非弹性碰撞,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一部分动能转化为内能,之后木块(连同子弹)压缩弹簧,将其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这个过程机械能守恒,但动量不守恒.由于左侧挡板支持力的作用,使系统的动量不断减少,所以整个过程中,动量和机械能均不守恒.
……
第六章 第2课时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光滑水平面上,动能为E0、动量大小为p0的小钢球1与静止的小钢球2发生碰撞,碰撞后球1的运动方向相反,将碰撞后球1的动能和动量大小分别记为E1、p1,球2的动能和动量大小分别记为E2、p2,则不可能有( )
A.E1<E0 B.p1<p0
C.E2<E0 D.p2<p0
【答案】D
【解析】球1与球2碰后动能的关系E0≥E1+E2,所以E1<E0,E2<E0;碰后球1的速度大小v1<v0,对于球1其动量大小有p1<p0,由碰后球1运动方向相反可得p2>p0,故选D.
2.质量为m的物块甲以3 m/s的速度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有一轻弹簧固定其上,另一质量也为m的物体乙以4 m/s 的速度与甲相向运动,如图1所示,则( )
图1
A.甲、乙两物块在弹簧压缩过程中,由于弹力作用,动量不守恒
B.当两物块相距最近时,甲物块的速度为零
C.当甲物块的速度为1 m/s时,乙物块的速率可能为2 m/s,也可能为0
D.甲物块的速度可能达到5 m/s
【答案】C
【解析】由于弹簧是轻质的,甲、乙在水平方向上除相互作用外不受其他力,故水平方向上二者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A错;当甲、乙相距最近时应有v甲=v乙,故由动量守恒有mv乙-mv甲=2mv(其中以物体乙的初速度方向为正),代入数据有v=0.5 m/s,B错;又二者作用过程中,总机械能也守恒,当二者分离时甲获得最大速度,则由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有
mv乙-mv甲=mvm-mv′ v′为两物块分离时乙的速度大小12mv2乙+12mv2甲 =12mv2m+12mv′2
解之得vm=v乙=4 m/s,v′=v甲=3 m/s,故D错
……
第六章 第2课时
A组 非弹性碰撞问题
1.(2014•郑州调研)甲、乙两车相向运动,碰撞后连成一体并沿甲车原来的运动方向运动,由此可判断知( )
A.乙车的质量比甲车的小
B.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小
C.乙车的动量比甲车的小
D.乙对甲的作用力小于甲对乙的作用力
【答案】C
【解析】由二者碰撞动量守恒可知,二者的合动量的方向为甲车原来的运动方向,所以p甲>p乙.
2.如图5所示,在水平光滑直导轨上,静止放着三个质量均为m=1 kg的相同小球A、B、C.现让A球以v0=2 m/s的速度向着B球运动,A、B两球碰撞后粘在一起,两球继续向右运动并跟C球碰撞,C球的最终速度vC=1 m/s.求:
图5
(1)A、B两球跟C球相碰前的共同速度为多大?
(2)两次碰撞过程中一共损失了多少动能?
【答案】(1)1 m/s (2)1.25 J
【解析】(1)A、B相碰满足动量守恒有:mv0=2mv1
得两球跟C球相碰前的速度v1=1 m/s.
(2)两球与C碰撞同样满足动量守恒2mv1=mvC+2mv2得两球与C球碰后的速度v2=0.5 m/s.
ΔEk=12mv20-12mv2C-12×2mv22=2 J-0.5 J-0.25 J=1.25 J.
3.如图6所示,在高1.25 m的水平桌面上放一个0.5 kg的木块,0.1 kg的橡皮泥以30 m/s的水平速度粘到木块上(黏合过程时间极短).木块在桌面上滑行1.5 m后离开桌子落到离桌边2 m的地方.求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g取10 m/s2)
图6
【答案】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