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在巴黎植物园》导学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语文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五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5/10/15 22:14:2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750字。

  《豹》导学案
  班名:            组  名:            姓  名:        
  【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①分析诗歌中“豹”这个意象的特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②谈谈豹的象征意义。
  2、技能目标:①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的能力。②了解诗中象征主义手法的运用。
  3、情感目标:①体味作者对于“豹”这一形象的赞扬与惋惜之情,理解作者的思想。②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培养学生朗读外国诗歌的兴趣。
  【学习重点】 
  豹是怎样的一个形象。
  【学习难点】
  作品象征手法的运用。。
  【学习设想】
  1、分组搜集里克尔的资料,组长汇总形成报告,主要了解作者的主要经历和写作此诗的时代背景。
  2、诵读品味,体会感情。
  3、阅读鉴赏,质疑讨论。对精彩的诗句引导学生鉴赏评述,对重、难点问题分组讨论,鼓励质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学习方法】
  阅读感受→讨论思辨→体会感悟
  【学习时数】
  一课时
  预习导读单
  一、作者简介
  里尔克(1875-1926),奥地利象征主义诗人,1897年后怀着孤独寂寞的心情遍游欧洲。此后,他改变了早期偏重主观抒情的浪漫风格,创作以直觉形象象征人生和表现自己思想感情的“咏物诗”,著名作品有《祈祷书》《新诗集》《新诗续集》。晚年,他思想更趋悲观。代表作为长诗《杜伊诺哀歌》。
  二、阅读文本,整体感知
  阅读指导:重点感知诗歌的意象的特点。
  这首诗歌对囚困在铁笼中豹这个意象进行细致而逼真的观察和描绘,作者从哪些方面着力刻画豹的形象?作者笔下的豹身上有那些特点呢?
  (作者抓住豹的心理和眼神刻画了豹的形象,下面从两方面分析豹的特点。)
  1、分析三节诗中豹的心理有何变化?
  (提示:学生可从诗中抓住一些描绘豹的外貌和精神状态的词语进行分析。)
  2、豹的眼神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引导题:
  (1)诗人写关在铁栏里的豹子,为什么要选择从豹子的眼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