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400字。
“一句一例式”语言训练
一. 导入
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锤炼语言是写作的基本功,必须用 心琢磨。在写作中,锤炼语言如同装修,文章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作品语言表达的优劣。
“一句一例式”语言训练,即一句话一个例子,或一个短语一个例子,往往三四句或短语一组,不仅使文章显得材料丰富,还可以形成排比句式,增强语言的表现力。许多使用频率较高的例子通过这种语言形式去表达,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二. 例证
(一)抒情式
eg: 翻开古诗文,你可以一一品位历史文人们深切的思想情。你可以去感受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凄凉,可以去体味李煜的“只是朱颜改”的悲切,可以去咀嚼辛去疾“醉里挑灯看剑”的彷徨,可以去领略李白“白发三千丈的哀叹。
eg: 一首好诗,往往能最大限度地刺激和调动你的想象。可以在不经意间唤起你心底的一抹温柔,可以在刹那间摇醒你久违的感动,可以帮你缓缓拉开记忆的帷幕,可以带你自由畅想未来的天空。
eg:风从水上走过,留下了粼粼波纹;骆驼从沙漠走过,留下了深深蹄印;阳光从云中穿过,留下了缕缕温暖;岁月从树林中走过,留下了圈圈年轮;哨鸽从天空飞过,留下了声声欢韵……啊,朋友,我们从时代的舞台走过,留下了什么呢?
(二)议论式
eg :有勤,才有了孔子“韦编三绝”的佳话,也才有了世界文化史上十大名人的美誉;有勤,才有了祖狄“闻鸡起舞”的美称,也方有了雄才大展.北伐报国的伟业;有勤,才有了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 的壮举,也才有了世界文学上不朽的名著《红楼梦》 。
eg:古往今来,大凡有所建树者。无不是临渊之后退而结网者。如果哥伦布只是“临渊羡鱼”,而不去辟风斩浪,扬帆远航,他又怎么会有发现新大陆的壮举?如果哥白尼只是“临渊羡鱼”,而不去苦心观测,创立新说,他又怎么会写出《天体运行》这部巨著? 如果只是“临渊羡鱼”,而不去开通丝绸之路,张骞怎会有通西域那鞍前的潇洒?如果只是“临渊羡鱼”,而不去开辟海上航线,鉴真又怎么会东海那水上风流?
(司马迁、李时珍,鲁迅,司马光、玄奘、)
eg : 历史是一面镜子。假若当初商纣王能广开言路,察纳忠言,何至于落得个身败名裂、葬身火海的下场?假如当初蔡桓公虚心听取扁鵲的意见,何至于病入膏肓而一命呜呼 呢?假若当初项羽能从谏如流,接纳忠言,何至于落得个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乌江的结局呢?假如当初袁绍能礼贤下士,虚心听取许悠的劝告,何至于痛失乌巢,兵败官渡呢?然而,反过来说,如果当初齐威王不采纳邹忌的谏讽,又怎能取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