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课时,约4550字。
大堰河——我的保姆
广东省四会市四会中学 杨永辉
教学目的
1.认识旧社会的黑暗和不公,学习劳动人民无私的奉献精神。
2.学习、把握诗中的节奏和旋律,体验诗人对劳动人民真挚、热烈的感情以及对旧世界的仇恨和诅咒,提高审美能力。
3.认识本诗通过记事写人以及直抒胸臆的特点,学习对比、反复、排比等表现方法。
4.提高朗读自由体新诗的能力。
教学设想
借助朗读本诗的录音带,加强朗读指导,着重体会诗中强烈的节奏和流畅跌宕的旋律;本诗通过记事写人来抒情,这是区别一般抒情诗的最主要的特色,应作为教学的重点;诗人在构思诗篇时,把自己起伏的思绪,奔腾的激情作为最主要的依据,这一点比较难以捉摸,应作为教学难点。
教学时教 3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指导朗读;明确这首诗的抒情特点;理清本诗的抒情结构。
研习新课
1.作者介绍
艾青,原名蒋海澄,1910年出生于浙江省金华县畈田蒋村。艾青出生时难产,一位算命先生胡说他的命是“克父母的”,因此他被送到贫苦的大堰河家去抚养,5岁被领回家中开始读书,但依然受冷遇,不准称自己的父母为爸爸妈妈,只准叫叔叔婶婶。正如他自己所说,他是在“冷漠和被岐视的空气里长大”的。
艾青写这首诗,既是对保姆大堰河的感激,也是对黑暗世界的诅咒。同时表现出作者背叛地主阶级,向劳动人民靠拢的真诚愿望。
2.学生试读。
除要求准确、清楚之外,还要注意表达出本诗的节奏和旋律。
读后要进行正音。
3.理出本诗的抒情结构。
这首诗比较长,诗人凭借自己的激情任意挥洒,奔腾起伏,不拘一格。为了准确把握本诗的思想感情,必须理出它的抒情脉络和结构。
提问:全诗共13节,根据诗人感情和思绪的发展脉络,可以划分几个部分?各部分的大意是什么?
回答:共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3节),交代大堰河的悲苦身世以及她与我的关系,表现了诗人对乳母的深切怀念和痛悼。
第二部分(4─8节),回忆大堰河辛劳而又悲苦的一生,集中刻画了大堰河勤劳、善良的品德,抒发了诗人对她深切的眷恋与尊敬。
4节、描写我在大堰河家里的情景。
5-6、节写回到父母家里后我的感受。
7-8、节写大堰河的生活
第三部分(9─11节),写大堰河死后的凄凉和一家人的悲惨遭遇,诅咒和控诉了黑暗的社会现实。
9节、展现大堰河死时的情景。
10节、描绘勤劳一生的大堰河死后的悲惨境遇
第四部分(12─13节), 是诗人呈给大堰河的挽歌和赞美诗,抒发了诗人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