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夷长技以制夷》导学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460字。
课题 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授课时间 课型 新授课 二次修改意见
课时 2课时 授课人 苏春宁 科目 历史 苏春宁 主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识记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张;
2、理解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历程,及每一历史阶段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内容的异同和特点;
3、中国人民学习西方与救亡图存紧密相连,探究与当时世界形势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联系必修①②的有关内容,讨论近代中国人思想解放的时代背景。
2、运用制表或列举的方式,将学西方、寻变革的思想历程梳理清楚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节学习激发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认识到中华民族的觉醒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教材分析 重难点 1、几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历程,及每一历史阶段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内容的异同和特点;
2、认识近代思想发展所处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意义。
教学设想 教法 分析法总结归纳法
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归纳
教具 多媒体课件
课堂设计 一、 目标展示
1、 什么是“师夷长技以制夷?具体内容是什么?
2、 什么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二、 预习检测
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以“师夷长技以自强”为旗帜,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学堂,是文化教育领域中前所未有的事物,培养了一批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在沟通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和学习西方近代科技方面,打开了窗口。洋务派有计划地向西方国家派遣留学生。据统计,洋务运动期间共派出留学生200多名。这些留学生不但学习到了外国语言文字和近代自然科学、军事技术以及某些社会科学知识,而且得以了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情况。他们中的不少人,在以后的政治、军事、外交和经济文化活动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如詹天佑、严复等。
作用:总之洋务派倡导的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思想的发展、教育制度改革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对于促进民主思想的传播,起到了开一代风气的拓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