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平衡图像》教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3690字。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三节化学平衡
第5课时化学平衡图像
【学习目标】
通过分析图像、交流、练习,加深对反应速率、平衡移动的理解。学会根据化学平衡图像的判断方法,提高对图像的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化学平衡图像特点的分析和规律。
【温馨提示】运用化学平衡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可能是你学习的难点。
【自主学习】
旧知回顾:
回顾所学知识,简述: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新知预习:
查阅资料,回答:化学平衡图像的类型及特点。
【同步学习】
情境导入:化学平衡图像题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多种图像,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有关知识、规律进行分析考查。题目往往是灵活性强、迷惑性大,涉及内容多,要求高,特别注重对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的考查。
活动一:探究浓度(物质的量)——时间图、速率——时间图的特点及解题方法
例1.右图物质的量——时间图所表示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物质B的转化率为。
小结:浓度(物质的量)——时间图的解题方法:(1)看起点和终点,判断物和物。(2)看量的变化(如浓度变化、物质的量变化等)。根据变化量之比反应方程式的系数之比,确定计量数。
例2.下图表示在密闭容器中反应:2SO2+O2 2SO3 △H<0达到平衡时,由于条件改变而引起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的变化情况,ab过程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bc过程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若增大压强时,反应速度变化情况画在c—d处。
小结:对速率——时间图,应分清正反应和逆反应是“突变”还是“渐变”来判断是何种外界条件引起的变化。
对应练习1.已知可逆反应:N2¬(g)+3H2(g) 2NH3(g) △H=-92.4kJ•mol-1,下列各图表示上述可逆反应建立平衡的过程及改变某一条件后建立起新的平衡过程的曲线:
(1)加入稀有气体后的平衡图为____。(2)降低温度后的平衡图为____。(3)体系加压后的平衡图为_____。(4)升高温度后的平衡图为____。(5)减小生成物浓度后的平衡图为____。(6)加入催化剂后的平衡图为____。
活动二:探究某物质的转化率(或百分含量)-时间-温度(或压强)图的特点及解题方法
例3.可逆反应aA(g)+bB(g) cC(g),有下图所示变化,该正反应为热反应,a+b c。
小结:“先拐先平,数值大”。在化学平衡图像中,先出现拐点的反应则达到平衡,先出现拐点的曲线表示的温度较或表示的压强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