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函数》学案4
- 资源简介:
约7260字。
学案主题 一次函数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认识一次函数的定义,变量和常量的区别
2. 熟悉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3. 掌握一次函数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一次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应用的综合讲解,使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一次函数的性质,重点是能够运用一次函数解决相关的应用题,了解并掌握相关一次函数的常见题型和解题思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一次函数的性质和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重点难点 一次函数的图像、性质和应用
一、新授重点内容(时间:50分钟左右)
(1) 变量与常量
在一个式子中,固定不比啊的量叫做常量。取值不固定的量叫做变量。例如,当速度为10千米/小时时,路程s与时间t之间的关系是:s=10t,其中变量有s、t,常量有10.
(2) 一次函数
一次函数的一般形式为: .其中k、b为常数,x为自变量,y为因变量。其函数图像为一直线。K为一次项系数,b为常数项。当b=0时,一次函数y=kx为正比例函数。
(3) 一次函数的图像
一次函数的图像为一直线,其图像与k、b有关。
○1当k>0,b>0时,一次函数的图像经过第一、二、三象限,如下图所示
(2)当k>0,b<0时,一次函数的图像经过第一、二、四象限。如下图
(3)当k<0,b>0时,一次函数的图像经过第一、二、四象限,如下图
(4) 当k<0,b<0时,一次函数的图像经过第二、三、四象限,如下图
三、例题讲解及讲练结合(时间:50分钟左右)
一、选择题:
1.已知y与x+3成正比例,并且x=1时,y=8,那么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
(A)y=8x (B)y=2x+6 (C)y=8x+6 (D)y=5x+3
2.若直线y=kx+b经过一、二、四象限,则直线y=bx+k不经过( )
(A)一象限 (B)二象限 (C)三象限 (D)四象限
3.直线y=-2x+4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是( )
(A)4 (B)6 (C)8 (D)16
4.若甲、乙两弹簧的长度y(cm)与所挂物体质量x(kg)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分别为y=k1x+a1和y=k2x+a2,如图,所挂物体质量均为2kg时,甲弹簧长为y1,乙弹簧长为y2,则y1与y2的大小关系为( )
(A)y1>y2 (B)y1=y2
(C)y1<y2 (D)不能确定
5.设b>a,将一次函数y=bx+a与y=ax+b的图象画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则有一组a,b的取值,使得下列4个图中的一个为正确的是( )
6.若直线y=kx+b经过一、二、四象限,则直线y=bx+k不经过第( )象限.
(A)一 (B)二 (C)三 (D)四
7.一次函数y=kx+2经过点(1,1),那么这个一次函数( )
(A)y随x的增大而增大 (B)y随x的增大而减小
(C)图像经过原点 (D)图像不经过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