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化精神提升作文品位
- 资源简介:
约57250字。
用文化精神提升作文品位
一、.文化作文概念
文化,词典解释为:“①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②泛指文字能力和一般知识。”
狭义的文化底蕴指文史修养,广义的文化底蕴则指对人类文化精神的深刻认识与领悟。文章的文化底蕴,是指作者在文章中透过叙事写景,谈古论今,能反映出不同国家、民族、地区、行业等的某种历史文化传统、氛围、特征、风格,显示出作者的文化积淀、学识素养等。
文化,包括了古代文化、当代文化、生活文化。文化不仅是古代名人、诗词、典故、历史事件、哲学思想、文化遗迹,还包括了民俗风情、山川人文、儒道文化、当代新风、时尚新潮、全球文化、普世价值、生存方式与状态等等,是人类一切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
文化的呈现形态是丰富多彩的,如饮食、建筑、服饰、工艺、文献、音乐、绘画、艺术、舞蹈、礼仪、习俗、群众运动、价值取向等等。高考作文以日常生活形态、社会热点形态、民情风俗形态、流行文化形态、历史文化形态等呈现的作文占绝大多数。
文化作文是文化的也是文学的,它通过文学的形式展现文化的内涵。所以文化作文可以定义为:表现一个民族或人类文化精神的作文;以文化的视角审视话题,以文化的眼光关照社会人生的作文;富有文化色彩与浑厚的文化底蕴的作文等。
文化作文的最高形态,就是文化创作,写出能够体现本民族群体的内在心理、生存状态等充盈着文化精神的作品。所以,文化作文是社会进步到一定程度必然的选择。
文化涵盖了古今中外自然、社会、人生、宇宙的方方面面,所以文化作文涉及人类物质与精神能够抵达的最远最深最高最广的所有地方,包括人类想象以及神话所能抵达的彼岸。因此文化作文的追求可以概括为十句话:
浑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丰沛的文化精神,较高的文化品位,鲜活的文化生态,时尚的文化前瞻,灵性的文化体验,独特的文化风情,生动的文化特质,丰美的文化语言。
二、佳作欣赏
1、 咀嚼寂寞(一考生)
是“梳洗罢,独倚望江楼”的清愁,是“细雨骑驴入剑门”的落寞,是“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的孤独,是“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的无奈……
寂寞是来自内心深处的呻吟。
诗人尤其容易寂寞。中国知识分子的高标傲世的性格注定了他们的命运。昔时庄周钓于濮水,楚王“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从此开始了中国知识分子“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文化苦旅。陶渊明归隐田园,更成为知识分子与官场决裂的一个极端的标志。唐代刘长卿在《别严士元》一诗中感慨:“东道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其中仕途艰难、淡去之意隐然可见,故而读长卿“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便联想起“微雨燕子斜,落花人独立”的意境来,每每生出几分寂寞。
寂寞如花。你看得见花,却看不见花开。一如寂寞,缘何而来,缘何而去?你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她只随春而来,同春而去。寂寞的色彩也如花,于向人处绚烂的绽放,点染出百媚千娇,待夜幕垂天。萤窗微语,便花色渐隐,与黑夜融为一体。寂寞的气息也如花,幽幽地,寂寂地,附着在你的袖口,弹跳在你的指间。味道很淡,好一似幽兰出谷。
欧阳公作《蝶恋花》有“庭院深深深几许”之句,写尽天下女子暮春闺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