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治东阿》教案2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1870字。
揭阳第三中学教案表
课题 晏子治东阿
课型 讲读课
教学
目标 1.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训练学生的文言翻译能力。
2. 学习文中对比手法的运用,了解晏子的政治思想。
重点
难点 文言词语的掌握,文言知识的积累
教具
准备 多媒体 课时
安排
导入:“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是晏子留给我们的名言警句。晏子生活俭朴,忧国爱民,敢于主持正义,又善于辞令,在外交活动中不畏强暴,维护国家尊严。睿智的思想让他妙连珠,成为春秋时期齐国继管仲之后的大政治家。今天我们通过学习《晏子治东阿》走近晏子,了解晏子的政治思想。
一 关于晏子和《晏子春秋》
晏子(?一前500),字仲,名婴,谥号为平,夷维(今山东省高密县)人,为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历任灵公、庄公、景公三世。博闻强识,善于辞令。他主张以礼治国,力谏齐景公轻赋省刑。汉代刘向《晏子春秋》叙录,曾把晏子和春秋初年的著名政治家管仲相提并论。
《晏子春秋》是记录晏子思想言行的一部书,相传是晏子所作,实为后人根据晏子的逸闻轶事编写的。全书八卷(篇),包括《内篇》六卷(《谏上》《谏下》《问上》《问下》《杂上》《杂下》),《外篇》二卷,共收录200多个简短故事。
二 关于作者
刘向是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今江苏沛县)人。汉成帝时改名为“向”,所撰的《别录》,为我国最早的目录学著作。今存《新序》《说苑》《列女传》《战国策》等书。
《说苑》是刘向散文的代表作,是刘向分类纂辑先秦至汉初史事和传说,杂以议论,以阐明儒家的政治思想和伦理观点为主旨。其中很多篇章类于后来的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