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送别》教学设计7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五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5/12/8 15:58:0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3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100字。

  一个人的战争
  ——《长亭送别》教学设计
  江苏省滨海中学     丁爱华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文本研习,赏析崔莺莺丰富的内心世界,探究其情感的成因。
  2.通过合作讨论,借助文本探讨“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可能性。
  二、学情分析
  《长亭送别》选自《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是其中脍炙人口的精彩片段之一,文章通过十九支由莺莺主唱的曲词,展现了一副凄美动人的别离图,描画出莺莺送别时的内心世界,为莺莺形象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苏教版将该文选入必修五第二专题“此情可待成追忆”中,这是高二上学期学段的学习内容,同学们通过高中一年多来学习,加之多年阅读的积累,已经形成高中生基本的阅读能力。引导学生通过文本研习、合作讨论等方法来阅读这篇课文,让他们细致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探讨人物产生复杂情感的原因和“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可能性,正确认识莺莺的爱情观和反抗意识,他们可以到感受人物复杂多样的感情,体会到其中的喜怒哀乐,进而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更好地认识爱情和对待人生。
  三、重点难点
  重点:赏析崔莺莺的丰富情感,探究其情感的成因。
  难点:借助文本探讨“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可能性。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长亭古道,芳草连天,黄叶飘零,北雁南飞,总让离人伤感,更何况“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西厢记》中的《长亭送别》一折戏,走进离人崔莺莺的心灵世界。
  (二)问题探讨
  出示学生在预习中提出的典型问题,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讨论:
  第一组问题:
  1.在本折戏中崔莺莺表现出哪些复杂的情感?(倪菲儿等)
  2.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感?(潘成生、刘蕴仪等)
  (讨论完毕,小组代表发言)
  (设计意图:问题来自学生,有针对性,这两个问题基本涵盖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在探讨过程中研习文本,培养学生分析文本、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者的理解: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