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教案5
- 资源简介:
约7660字。
第15 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课标要求
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教学目标
1.阅读教材,识记新文化运动时间、代表人物、主要内容,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主要史实,1918-1921年间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主要社团与刊物等。
2.依据教材及导学案中的材料,通过生生共议、师生互议、学生质疑,在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背景的基础上,.概述和理解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特别是民主与科学的主要含义;理解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传播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以及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的辩证关系。
学法指导
1.自主阅读本课历史教材,必须注意带着问题思考,并在感悟历史情境与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把握阅读历史素材、发现和解决历史问题,归纳和概述历史知识的方法。
2.本课涉及历史人物、重要历史地名、刊物比较多,可运用“表格学习法”学习这些内容,归纳整合相关历史知识。
重点难点
1.重点: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2.难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自制本课课件;相关图文资料。
教学方法
以“四导一评”教学模式为主,辅以其它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有机引入】
请迅速完成下表:
阶级 重大活动 代表人物 探索方案
地主阶级 开眼看世界 林则徐、魏源 师夷长技以制夷
地主阶级 洋务运动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师夷长技以自强、师夷长技以求富
农民阶级 太平天国运动 洪秀全洪仁玕 《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农民阶级 义和团运动 扶清灭洋
资产阶级维新派 戊戌变法 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 维新变法思想
资产阶级革命派 辛亥革命 孙中山 三民主义
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经历了由器物到制度,由改良到革命的演变,但截止辛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