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ppt(课件+教学设计+课时提升练+真题对应练,4份打包)
- 资源简介:
共31张,含有文字素材。
第23讲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教学设计(2课时)
【教学内容分析】
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主观上都希望突破“斯大林模式”,革除“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但他们对“斯大林模式”均缺乏科学认识,对改革的艰巨性认识不足,使得他们的改革成效不大,尤其是戈尔巴乔夫的改革,造成了更严重的后果——苏联解体。在教学时,运用相关史料,引导学生准确把握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特征。运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弄清这些改革与“斯大林模式”的关系
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涉及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的运行方式、发展模式,上承罗斯福新政的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下接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和区域集团化全球化趋势,这节课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有着承上启下的紧密联系。这节课
第23讲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课时提升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5•石家庄二检)1964年在苏共中央主席团会议上,即将被赶下台的赫鲁晓夫发表了他的“最后的政治演说”。他流着泪说:“在座的各位,从来没有公开地、诚实地指出我的任何缺点和错误,总是随声附和,对我的所有的建议都表示支持,你们也缺乏原则性和勇气。”赫鲁晓夫的痛悔之泪说明( )
A.党内教条主义盛行
B.党内作风问题严重
C.改革制约苏联发展
D.改革过于追求社会稳定
2.(2015•盐城二模)勃列日涅夫执政之初苏共中央文件指出:“近年来农业增长的速度减慢了,这给国家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困难。破坏社会主义生产发展的经济规律……这些是农业落后的基本原因。”这表明
第23讲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真题对应练
01.(2014年福建文综22)1952年到1964年,苏联政府收购谷物的平均价格指数提高了7.48倍,收购畜产品的价格指数提高了15.69倍。这是()
A.推行农业集体化导致的变化B.适应“加速发展战略”的需要
C.应对世界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措施D.调整农业政策的结果
02.(2013年北京卷文综16)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 宋代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宋代以后雕版印制技术基本不再使用
B 考古发现唐长安城中的坊建有坊墙 唐代城市中普遍实行坊市制
C 19世纪中期,英国生活资料及生产原料进口占其进口总额的95%,约50%的工业产品销往国外 英国已经成为典型的外向型经济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