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声赋》复习学案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四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81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1/4 21:17:2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880字。

  《秋声赋》复习学案
  1.掌握并梳理“金”“疾”“而”“其”“及”“之”等文言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能够深入体会作者在文中抒发的世事艰难、人生忧劳的感慨之情。
  3.复习习文章用各种手法,尤其是巧用比喻,摹写秋声,化抽象为形象的写作手法。并能运用比喻手法进行片段习作。
  探寻背景
  《秋声赋》写于作者53岁时。作者晚年虽身居高位,但回首往事,屡次遭贬,内心隐痛难消。又因政治和社会时局心情郁结,对人生短暂、造化无情感伤于怀,作者此时处于不知如何作为的苦闷时期。所以他对秋天这一季节特别敏感,《秋声赋》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赋,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讲究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形式上注重铺陈、排比、对偶、夸张,侧重写景,借景抒情。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叫“短赋”;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叫“骚赋”;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称为“辞赋”;魏晋以后,日益向骈文方向发展,叫作“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入律体叫“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赋,称为“文赋”。当今一些作家在散文题目中冠以“赋”的,如杨朔的《茶花赋》、峻青的《秋色赋》已与这种“赋”的文体无关,而是表示“赞”的意思。
  1.识字注音
  铮铮(          ) 萧飒(    )  栗冽(   )渥然(     )
  砭人肌骨(     )        呼号(    )   绿缛(   )槁木(    )
  戕贼(    )             黟然(    )
  2.字形辨认
  扉门扉霏霏霏靡靡费    谬谬论寥寂寥
  黜罢黜默沉默黟黟然        竦竦身悚悚然
  4.一词多义
  (1)金金铁皆鸣名词,金属,引申为兵器于行用金名词,五行之一
  (2)疾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形容词,快、急速君之疾在腠里名词,小病疾恶如仇动词,厌恶,憎恨
  (3)及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动词,到达其贤不及孔子动词,比得上
  (4)而悚然而听之连词,表修饰物既老而悲伤连词,表顺承
  (5)其其触于物也代词,它百忧感其心人称代词,可译为“他”忧其智之所不能代词,自己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语气词,表可能
  6之盖夫秋之为状也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 独立性木遭之而叶脱代词,指秋风乃其一气之余烈结构助词,的
  5.古今异义
  (1)金铁皆鸣
  古义:         。今义:金属名。
  (2)其色惨淡
  古义:           今义:多形容萧条和苦费心力。
  (3)其容清明
  古义:            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政治)有法度,有条理。
  (4)黟然黑者为星星
  古义:             今义:夜晚天空中闪烁发光的天体,细小的点儿。
  (5)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
  古义:             今义:指由于私人关系而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
  6.词类活用
  (1)春生秋实(          )
  (2)砭人肌骨(          )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