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起源》绪论课堂教学设计
- 资源简介:
约5230字。
《<物种起源>绪论》课堂教学设计
浙江省余姚市第五中学
俞建望
教学目的要求:
1、知识目标:理解课文的内容,深刻领会一些词句在文章中的表达作用。
2、能力目标:通过对本课内容的学习,训练学生筛选各种信息的能力,使筛选信息迅速、准确的要求落到实处。
3、思想感情和价值观目标:学习达尔文为科学而不懈努力,严谨求实的精神。
教学重点:通过对本课内容的学习,训练学生筛选各种信息的能力,使筛选信息迅速、准确的要求落到实处。
教学难点: 深刻领会一些词句在文章中的表达作用。
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主要教会学生对信息的筛选能力的培养,教师指导,学生当堂进行操练之。
教学过程:
一、解题导入:
物种,即生物的种,指具有一定形态和生理特征以及一定的自然分布区的生物类群。起源,即生物怎样产生的。绪论,一种文体,一般用来说明著作的编写经过,出版意图,编写体例,资料来源和作者情况 。
二、介绍达尔文和他的《物种起源》
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曾乘贝格尔号舰作了历时5 年的环球航行, 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出版《物种起源》这一划时代的著作,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和物种不变论。除了生物学外,他的理论对人类学、心理学及哲学的发展都有不容忽视的影响。恩格斯将“进化论”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物种起源》(The Origin of Species)是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 1809 – 1882)论述生物进化的重要著作,出版于1859年11月24日。该书大概是19世纪最具争议的著作,其中的观点大多数为当今的科学界普遍接受。在该书中,达尔文首次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他使用自己在1830年代环球科学考察中积累的资料,达尔文试图证明物种的演化是通过自然选择(天择)和人工选择(人择)的方式实现的。
三、明确学习重点,指导学生完成下列工作:
1.用“跳读法”初读课文,本文共9段。每一段写了哪些内容?可大致分为几个部分?请画出每段的关键句。(所谓关键句,主要是指能够揭示段落的主要内容、表达观点的句子以及一些重要的过渡性、提示性的句子)并用一句话概括每一段的内容。
明确:第1段 :“我希望读者能够原谅我讲这些私事,我之所以说明这些事情,是为了要表明我并没有轻率地下结论。”(写作经过)
第2段:“因为要完成它还需要许多年月,又因为我的健康很坏,所以被催促来发表这个‘摘要’”。“特别诱使我这样做的原因……(提早发表的原因)
第3段:“我现在刊印的这个‘摘要’必然是不完善的”和“没有人比我更感觉到有把结论所依据的一切事实和参考资料在这里详细刊印出来的必要,我希望在将来的一部著作中做到这一点。”(摘要的性质)
第4段:“我极抱歉的是……我仍想利用这个机会,对虎克博士表示深深的感谢。” (表达对提供过帮助的学者的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