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雅而不高”》教学设计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粤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四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1/27 20:03:1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350字。

  教学设计
  2 论“雅而不高”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学习本文作者关注社会、倡导精神文明建设的精神。
  ◆过程和方法目标:
  1.了解时评的写作方法,即首先提出一种现象,其次对其进行分析论证,最后得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2.针对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在论述时学会运用排比举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情感认识获得提升,“行高雅之文明事,做高雅之文明人”。
  【学情分析】
  学生对议论文并不陌生,对论证方法也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大略读懂本文并不是什么难事。《论“雅而不高”》这篇课文,除了在内容上要让学生通晓明白之外,还要让学生熟练掌握排比举例的论证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
  学会运用排比举例对某些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进行论述。
  ◆难点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合作法
  【课型】
  讲授型
  【教学时数】
  一课时
  【资源与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
  一、导入课文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礼仪之邦,崇礼尚雅,追求高雅。焚一炉香,抚一曲古琴,是为高雅;约三五知己,把酒赏景,吟诗作赋,亦为高雅。“高”与“雅”犹如一对儿孪生兄弟一样,形影不离。可随着现代社会物质文明的飞速发展,这两兄弟好像有些不和,出现了要分道扬镳的端倪。目前社会上有些人“雅”“高”分离,只是表面文雅,实则言行不高,只留于浮雅、伪雅的层面,雅在浅表,附庸风雅。今天,让我们随着李景阳先生的这篇文章《论“雅而不高”》,一起去对这种现象探个究竟。(板书:题目、作者)
  【讲授】
  二、引题探究
  首先,调查测试大学生的不雅行为。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