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备考素材集锦:“光明媒体观点撷英”2016年2月号第4辑1
- 资源简介:
约20750字。
高考作文备考素材集锦:“光明媒体观点撷英 ”2016年2月号第4辑
整理 fcs2002
1. 慢言限塑令名存实亡
2. 别把摩天大楼当作城市名片
3. 留学生遭遣送,反映“生活教育”之缺
4. 愿“关爱墙”催热旧衣重生
5. 对流感的观察分析可以更深入一些
6. 正视拼车行为承载着公众需求
7. “供给侧改革”不是供给学派
8. 从“每逢过年倍逼婚”说起
9. “天价鱼”究竟是谁养大的
10. 别用“流动”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11. 北京号贩子又“上班”,谁打谁的脸
12. 多维度看待农村新变化
13. 用淳朴民风涵养公共道德
14. 微信提现收费意欲何为
15. 打击号贩子,莫要一阵风
16. 小心“关你何事”变成“关我何事”
17. 莫让唯利是图玩坏了电影
1. 慢言限塑令名存实亡
2016-02-16 08:26 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王石川
当前,既不宜否定限塑令的积极作用,也不能破罐子破摔,想当然地认为限塑令毫无效果。随着公民环保素养的提高,限塑令的效果将越发凸显。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自2008年6月1日起,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据报道,这一规定一直难以严格落实。在不少超市,每年仅出售塑料袋就能赚上千万元,“限塑令”甚至沦为“卖塑令”,“限塑令”名存实亡。
限塑令沦为卖塑令,最大赢家是超市。其实,这一结论无需等到“七年之痒”,早在限塑令实行之初,就有消费者如此断言,如今不过是重复别人的判断而已。报道所称,“限塑令”在我国实施七年多以来,效果并不明显,倒的确属实。但是,由此就认为“限塑令”名存实亡,则有些夸大其词。就我个人的生活体验,到市场买东西,确有很多人临时买塑料袋,但用环保袋的也不在少数。特别在超市,大爷大妈们几乎人手一个环保袋。与限塑令施行前相比,不用或少用塑料袋的人也在增多。
不难判断,限塑令施行数年后,绝非毫无成效。环保意识不是一天养成的,同理,不能指望限塑令一出,所有人就都不用塑料袋了。有网友称:“我不赞成限塑令名存实亡的结论,我老婆去华联超市买菜,基本上都带上很久前花4毛钱购买的塑料袋,直至无法使用。”这种说法,就得到了不少人认同。
在限塑问题上,我们真正应该考虑的是,如何使限塑令更有效果?对此,文章点出了症结,比如法令执行无力,执法部门失职,违规生产厂家猖獗等;也直陈了现实障碍,比如,作为替代品的环保购物袋价格太高,消费者难以承受,多数替代品平均售价3到5元,有的档次更高,定价也更贵。其实,原因不难剖析,每年都会有文章重复一遍这些药方。
统计显示,全球每年塑料总消费量4亿吨,中国消费6000万吨以上。换言之,我国消费的塑料占全球总消费量的15%,这个比重尚可接受。可以预期,只要限塑令继续推进,只要配套措施得力,使用环保袋的人会越来越多。
同样的,塑造公民的环保意识,也不可急于求成。当前,既不宜否定限塑令的积极作用,也不能破罐子破摔,想当然地认为限塑令毫无效果,甚至索性不要限塑令了。随着公民环保素养的提高,限塑令的效果将越发凸显。(王石川)
2. 别把摩天大楼当作城市名片
2016-02-16 08:35 来源:中国青年报
尽管在城市转型发展过程中,摩天大楼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高”不应成为追逐的方向,各地还是应该根据自身情况脚踏实地进行城市建设,量力而行,别只是拿摩天大楼当作城市的名片。
作者:唐卫毅
近年来,曾经在欧美风靡的摩天大楼建设热潮正在中国一二线城市甚至三四线城市掀起,楼层高度也不断被刷新。2015年,刚建成的上海中心大厦以632米的高度,成为全球排名第二高的建筑。2016年,随着660米高的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建成,上海中心大厦也将“退位”至世界第三。(《人民日报海外版》2月15日)
所谓摩天大楼,指的是超高层大楼,也就是非常高的多层建筑物。2005年,美国曾拍摄一部《摩天大楼简史》的纪录片,详细介绍了摩天大楼的发展史。该片指出,摩天大楼最早诞生于19世纪的美国。近30年来,随着亚洲新兴国家的经济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