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大纲三十四首诗词最全整理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素材 / 中考专题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8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4/2 16:51:4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91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4980个字。

  中考大纲三十四首诗词最全整理
  (华文学校内部使用)
  一、《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作者: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与其子曹丕、曹植并称“三曹”,是建安文学代表作家。他的诗歌风格慷慨悲凉,气魄宏大。尤以四言乐府立意刚劲,语言质朴。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八月,曹操大破盘踞在我国东北部的乌桓族及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九月,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写下了这首诗。
  注释:
  ①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②碣石:山名。碣石山,在现在河北省昌黎县的碣石山。③何:多么
  ④澹澹:水波摇荡的样子。
  ⑤竦峙:高高耸挺立。竦,通“耸”,高。峙:挺立。
  ⑦星汉:银河。
  ⑧幸:庆幸。
  ⑨幸甚至哉:庆幸得很,好极了。
  ⑩咏志:即表达心志。
  译文:
  登上高高的碣石山,来眺望苍茫的大海。
  水波汹涌澎湃,山岛高高的挺立在水中。
  山岛上有丛生的树木,各种各样的奇花异草生长的很茂盛。
  水面上吹起萧瑟的秋风,水中涌起了水花波浪。
  雄伟的太阳和皎洁的月亮,好像在大海里升起。
  灿烂的银河,好像出自大海里。(这里用了互文的手法)
  我觉得十分庆幸,能用这首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赏析:赏析此诗,可按照作者“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抒发了什么”的赏析思路进行赏析。
  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这是继承《诗经》中直陈其事的写法,显得很质朴。
  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再写草木,仍然是静态,次及“洪波”,又回到动态,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这一层全是写实景。
  第三层(最后四行)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这写的是虚景即诗人的主观感受,是从两个“若”字看出来的。
  这首诗写景由近及远,由实到虚,动静结合,虚实并用,层次分明,状尽大海浩淼无垠、吞吐日月的宏大气势,实际上是极写诗人那如“沧海”般的情怀,抒发了诗人决心消灭所有残敌,誓统中国的壮志豪情。全诗句句写景,实则句句抒情,诗人把自己远眺大海时涌上心头的那种豪情壮志寄寓在景物的描写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国维语),本诗很好的体现了写景诗的这一特点,堪称写景诗的上品。
  这首诗的基调是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