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文课堂的活动设计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谈语文课堂的活动设计<br>
江苏省常熟中学 周志强<br>
叶圣陶认为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张志公先生则将语文教学视为“以实践能力的养成为归依的课”,他们的观点显然是符合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向的。终身教育观念的深入人心预示着学习化社会的到来,自20世纪60年代法国学者保罗·朗格郎提出终身教育的思想以来,教育观念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教育的内容也因此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究竟哪些知识与本领能使人终身受益?雅克·德洛尔代表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提出了四个学会: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就语文学科而言,我们重视的不再是语文知识的单向传授,而是在不断实践的基础之上的语文能力的培养。<br>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知。生存能力、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都必须基于实践能力。我们的学生,高中毕业了大学毕业了,不会调查,不会分析综合,乃至于有些同学连最基本的日常交际的能力都没有,踏上社会还必须经历一段比较长的适应期,这是为什么?因为我们的教育一向重视“传递教学”,轻视实践活动。第三次全教会提出要以提高国民的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实施素质教育,正是针对当前我国教育的现状提出的。<br>
那么,语文教学改革的焦点何在?我以为,就是要改变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思想,改变以讲析课文为主的授课模式,代之以培养能力为主的思想,以传授知识为辅,以实践活动为主的课堂教育模式。而要奠定这种课堂教育模式,使之既是一种模式,又不死板、机械,就一定要花大量的工夫去研究语文课堂的活动设计,一个教师所掌握和运用的课堂活动方式越是多,他的课就上得越灵活,取得的效果就越好,就像一个高明的厨师,一样的鸡鱼肉,他却可以像变魔术一样,烧出种类繁多的各式佳肴,让客人们食欲大开,而蹩脚的厨师却因为单调的手段而只能让人大倒胃口。<br>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语文课堂的活动设计。<br>
一、 课堂活动设计的宗旨和理论依据<br>
正如上文所说,我们设计课堂活动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语文素养为目的。具体而言,就是以21世纪我国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以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和内在需要为基础,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索,来深化认识、巩固知识,最终达到培养能力的目的。所谓的活动,就应该是将活动者置于现有水平和实际不相适应的矛盾之中的教学设计。在活动中要解决问题,就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教师设计的活动必须体现对学生原有能力的了解,体现在活动过程中提供了应用和锻炼一定能力的机会。活动的结束,意味着知识的巩固和能力的不同程度的提高。<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