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期中考试文科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有27道题,约6000个字。
汕头市金山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学段考试
文科历史
说明:本卷由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组成,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2 ×24 = 48分)
1.鉴于殷商孤立而亡的教训,周武王克商封国,把所灭国及空隙地带作为封地,授予同姓兄弟
或姻姓亲信,让他们建立诸侯国。这些诸侯国不同于商代的邦国,开始成为该地域的次级“统治
中心”。据此可知,分封制
A.扩大了地方权力B.加强了中央集权
C.巩固了西周统治D.瓦解了贵族政治体系
2.战国时期齐国的《考工记》记述,工师检验梓人所制的饮器,如平爵向口,爵中还留有余沥,
便不合标准,梓人就要受到处罚。这一严格的要求表明
A.规范民间手工业生产的统一性B.手工业生产具有垄断性
C.民营手工业生产的专业化D.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标准化
3.孔子曰:“君子喻于义”,“君子义以为上”;孟子曰:“义,人之正路也”;荀子曰:“先义而后
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故义胜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世”。由此可知,“义”旨在确立
A.礼仪规范B.价值准绳C.处世之道D.施政之术
4.宋代以都城汴梁为代表的很多城市,流动人口远高于当地户籍人口,称为“浮客”。宋仁宗时,
“天下废田尚多,……(民)或弃田流徙为闲民”。这一现象
A.说明农村经济日趋萧条B.表明租佃制日趋衰落
C.反映了人口流动的加剧D.反映了城市经济繁荣
5.洪武元年,明太祖命儒臣修女诫,他对学士朱升说:“治天下者,正家为先。正家之道,始于谨夫妇。”洪武三年,正式明确“皇后之尊,止得治宫中嫔妇之事,即宫门之外,毫发事不得预焉”。材料主要反映出明太祖
A.力图阻止相权的扩大B.注意吸取前朝政权覆亡的教训
C.欲抑制外戚,严防恃宠干政D.欲限制女性人身自由
6.明朝中后期,王阳明学说在中国士大夫中流行。朝鲜来华使者对此不理解,认为“阳明敢肆
己意,谤辱朱子,实斯文之罪人也”。这说明
A.朝鲜使者以程朱理学为正宗B.王阳明心学超越了理学范畴
C.王阳明心学是对儒学的叛逆D.王阳明学说已成为主流思想
7.戊戌政变后,李鸿章屡奉慈禧懿旨访拿康、梁,但他曾对人说:“康有为吾不如也,废制议事,
吾欲为数十年而不能,彼竟能之,吾深愧焉。”他还多次寄意逃亡日本的梁启超,要他“精研西
学,以待他日效力国事”。这表明李鸿章
A.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度B.已转变为资产阶级维新派
C.对维新变法持同情态度D.意识到民主潮流不可阻挡
8.何启、胡礼垣在《劝学篇》中说道,“民权者,其国之君仍世袭其位;民主者,其国之君由民
选立,以几年为期。吾言民权者,谓欲使中国之君世代相承,践天位于勿替,非民主之国之谓也”。
下列人物的政治主张与此二人最接近的是
A.魏源B.邹容C.康有为D.孙中山
9.有人这样认为:“三年以来,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究其原因在于没
有启发“多数国民之自觉”。他把启蒙视为“救国之要道”。此处“启蒙”的主要内容是
A.民主科学B.马列主义C.实业救国D.君主立宪
10.“孔子不言神怪,是近乎科学的;孔子的礼教,是反民主的。人们把不言神怪的孔子打入冷
宫,把建立孔教的孔子尊为万世师表。”陈独秀的上述言论旨在
A.强调民主与科学极大地推动社会进步B.全面肯定孔子非宗教迷信的科学态度
C.说明应该客观公正看待孔子及其思想D.谴责孔子的礼教是反民主的伦理纲常
11.据《孙中山年谱》记载,孙中山在1912年3月至1913年春期间,曾把三民主义缩减为一民
主义:“……不难以平和办法,逐渐促社会之改良。”“一民主义”指的是
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民主主义
12.20年代初,孙中山曾认为:“集权专制,为自满清以来之秕政,今欲解决中央与地方永久之
纠纷,唯有使各省人民完成自治……中央分权于各省,各省分权于各县……不必穷兵黩武,徒苦
人民。”这表明孙中山主张
A.民主共和B.联俄联共C.三权分立D.联省自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