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级第三次段考生物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50道小题,约8230字。
中山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级第三次段考 生物试卷
命题人:王芳 审题人:肖建富
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1页,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选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右图表示维持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几种机制,则X最可能代表
A.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B.信息物质作用于靶细胞
C.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
D.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2.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
①能量输入 ②能量传递 ③能量储存 ④能量转化 ⑤能量散失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⑤
3. 当快速牵拉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过程。据右图判断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感受器位于骨骼肌中
B.d处位于传出神经上
C.从a到d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D.牵拉骨骼肌时,c处可检测到神经递质
4. 在“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活动中,甲同学持有2张“糖卡”,乙同学保管“胰高血糖素卡”和“胰岛素卡”,丙同学持有4张“糖卡”。三位同学中能代表人体内胰岛的是
A.甲同学 B.乙同学 C.丙同学 D.甲和丙同学
5. 为验证生长素对果实发育的影响,某同学欲借附近农民土地里的农作物做相关实验,
但农民要求他不能影响作物的产量。以下作物最适合用来做实验的是
A.玉米 B.油菜 C.花生 D.黄瓜
6.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在下列哪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
A.基因、染色体、细胞 B.细胞、物种、生物圈
C.基因、物种、生态系统 D.物种、种群、生态系统
7. 某同学完成了“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的对照实验,对照组
A.土壤不做处理,自然状态 B.土壤进行处理
C.排除土壤微生物的作用 D.尽量避免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
8. 很多同学都曾尝试设计制作小生态缸,但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的设计并不成功。下面列
举了设计生态缸应遵循的原理,其中不合理的是
A.缸内各种生物的数量搭配应合理
B.缸内生态系统应获得充足的能量供应
C.缸内多种生物之间应有营养上的联系
D.应定时向缸内通气,保证生物的有氧呼吸
9. 某山区的坡地被破坏,当狂风暴雨侵袭时,局部山坡发生了山体滑坡,在较短的一段
时间,该处出现了新的生物群落。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群落的丰富度可能比较低
B.该群落中的生物多为草本植物,有垂直结构
C.该群落形成过程中先出现的生物最可能是地衣
D.若有人类活动,则该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可能有变
10. 1970年,美国的玉米由于受到一种叶菌病的危害而严重减产。后来在墨西哥发现了对
这种病菌有抗性的野生玉米,从而为改良玉米品种找到了必要的物质基础。这一事实
说明了野生生物的
A.潜在价值 B.间接价值 C.生态价值 D.直接价值
11. 某类捕食者消耗的猎物数量与猎物种群 密度的关系如右图曲线①,能反映这类捕食者消耗的猎物比例与猎物种群密度关系的曲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