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木叶”》导学案3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五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4/26 10:57:0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190字。

  《说“木叶”》导学案
  榆次一中   陈力萍
  【学习目标】
  1.理解“树叶”“木叶”“落叶”“落木”的不同意味,从而明确“木叶”的艺术特征,把握其在古典诗词中的意蕴;理解体会古典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2.学会通过把握关键句,快速理清文章结构的方法。了解文艺理论性文章从文学现象入手,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写作思路。
  3.提升鉴赏古典诗歌的审美能力,培养古典诗歌的审美情趣。
  【学习重点】
  把握“木叶”的艺术特征。
  【学习难点】
  理解古典诗歌语言的暗示性,并能融会贯通,运用到诗歌鉴赏中,运用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点,品味诗中意象的丰富意蕴。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林庚(1910-2006),字静希,原籍福建闽侯(今福州市)人。中国现代诗人、学者。北京大学教授。著有《春夜与窗》、《问路集》、《空间的驰想》等六部诗集及《中国文学史》、《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诗人李白》、《唐诗综论》等十一部文集。在唐诗研究方面,提出了著名的论点“盛唐气象”。
  2.关于“意象”: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感。在古代诗歌中,诗人借助意象展现诗歌的艺术境界,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一个物象可以构成意趣各不相同的许多意象。意象有比喻性的,有象征性的,是诗歌语言暗示性特点的最好表现。
  【学习过程】
  自主阅读 整体感知
  在预习基础上,快速阅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每段的关键句(中心句、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理清文章思路,然后完成下面的填空。
  第1自然段:作者从大量诗句中发现了一个文学现象,即                
  第2、3自然段:区别      和       两个词语,指出    更常见,其关键在       字。
  第4~6自然段:分析“木叶”的两个艺术特征:
  一是                                   (形态)
  二是                             (触觉、颜色)
  第7自然段:总结诗歌中一字之差而意境不同。
  小组合作 深入探究
  仔细阅读4~6段,品味引用的诗句,把握意象的艺术特征,完成下列表格
  意象 诗句 艺术特征
  树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午阴嘉树清圆。”
  木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落叶
  黄叶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木叶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