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氏将伐颛臾》教案12
- 资源简介:
《季氏将伐颛臾》
[中学联盟]江苏省新沂市第二中学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案:专题一:《季氏将伐颛臾》1.doc
[中学联盟]江苏省新沂市第二中学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专题一:《季氏将伐颛臾》复习检测(无答案).doc
[中学联盟]江苏省新沂市第二中学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案:专题一:《季氏将伐颛臾》2.doc
《季氏将伐颛臾》复习检测
自主完成作业
1. 给加点字注音。
颛臾( ) 冉有( ) 社稷( ) 柙( )
虎兕( ) 萧墙( ) 相夫子( ) 椟( )
2.请从文中找出三个成语并作解释。
①
②
③
一、古文化常识:
1.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论语》是孔子门人及后学编辑整理孔子言行以及孔门弟子互相谈话的记录。
二、通假字:
1、无乃尔是过与 与通欤,表揣测的句末语气词
三、古今异义:
1.昔着先王以为东蒙主
以为: 古义——以+为=让……担任 今义——认为
2、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有事: 古义——指有军事行动 今义——有事情
3、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国: 古义——诸侯的封地 今义——国家
家: 古义——卿大夫的封地 今义——家庭和住所
4、不患贫而患不安
不安:古义——社会不安定 今义—— ①不安定,不安宁
②客套话,表歉意和感谢
四、一词多义:
为:①语气词,呢 例:何以伐为
②动词,担任 例:昔着先王以为东蒙主
③动词,成为 例:后世必为子孙忧
④介词,替 例: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相:①名词,辅助盲人走路的人 例:则将焉用彼相矣
②动词,辅佐 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过:①动词,责备 例:无乃尔是过与
②形容词,错误 例:且尔言过矣
③名词,过错 例:是谁之过与
且:①而且 例:且在邦域之中矣
②况且 例:且尔言过矣
安:①形容词,安定 例:不患贫而患不安
②使动用法,使……安定 例:既来之,则安之
3.找出加点词词义不同的项 ( )
A.无乃尔是过与 B.是社稷之臣也
C.是谁之过与 D.夫如是,远人不服
4.下边一句中加点的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主备人 施友中 审核人 高一年级组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第 2 课时
课题 《季氏将伐颛臾》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l、解决预习难点,归纳文言词语意义及句式。
2、弄清思路,理解课文。
3、了解孔子的政治主张。
重点 1、通过熟读乃至背诵课文,感受、体味作品的思想内容。
2、继续积累文言实词及特殊句式。 难点 1、了解孔子的政治主张及人生态度。
教法及教具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内 容
【导入新课】
检查第二段背诵导入
【自主学习】
一、研习第三段
①学生出声自读,看注释,疏通文意。
教师点拨重点词句:
请用“/”线画出以下两个句子的断句:
①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②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学生在口译该段的基础上笔译下面几个句子
① 后世必为子孙忧
②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③ 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④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②学生齐读全文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当冉有再一次危自己找借口开脱责任时,又遭到孔子的驳斥,这是孔子和两位学生的第三次对话,并正面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1)孔子的主张是什么呢?
明确:孔子的正面主张也就是他治国安邦的原则:“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2)这几句话表明孔子的基本政治主张的内容是什么?具体解释一下。
明确:表明了对内创造平等、安定的政治局面,使人民安居乐业;对外加强文教德化,使外邦异族归附。但冉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