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与物种的形成》教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070字。
第七章第二节隔离与物种的形成
【教学背景】
1.面向学生:高二学生
2.学科:生物
3.课时:1课时
【教学课题】高中生物(人教版)第二册
第七章第二节隔离与物种的形成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物种、隔离的概念
(2)简述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2.技能目标
通过学生自主的观察分析课本当中的图片、文字等资料,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的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生物的进化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教学重点】1.物种和隔离的概念2.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教学分析】在介绍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后,上节开始介绍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这部分属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一个部分。在课本中所用篇幅不多,内容也不是很难理解。因此针对这节课,我打算采用自学的方式,做好课前预习案,课中学案全部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学好这节课。
【教学方法】根据桦尺蠖基因频率的变化以及两者之间是否能够交配,进而引导学生思考马和牛是否是同一物种,从而让学生归纳出物种的概念。用骡和东北虎华南虎的例子,引导学生充分理解隔离的概念。用老鼠的例子引导学生从宏观探讨新物种形成的过程及原因。用加拉帕戈斯群的群岛的地雀为例,引导学生从基因库角度探讨新物种形成的过程及原因。总结新物种形成的过程及原因,条件,以及隔离在物种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用桦尺蠖的例子导入,组织学生讨论桦尺蠖基因频率的变化以及两者之间是否能够交配,进而引导学生思考马和牛是否是同一物种,至此,组织学生总结物种的概念,并要求学生举例说明。待学生完全理解后,做一个小练习巩固。接下来组织学生讨论隔离的两个小例子,骡和东北虎华南虎,用这两个例子很好地引导学生总结隔离的概念及隔离的种类。做一个小练习巩固。
根据桦尺蠖基因频率的变化以及两者之间是否能够交配,进而引导学生思考马和牛是否是同一物种,从而让学生归纳出物种的概念。用骡和东北虎华南虎的例子,引导学生充分理解隔离的概念。用老鼠的例子引导学生从宏观探讨新物种形成的过程及原因。用加拉帕戈斯群的群岛的地雀为例,引导学生从基因库角度探讨新物种形成的过程及原因。总结新物种形成的过程及原因,条件,以及隔离在物种形成过程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