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高二文科政治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44道小题,约8980字。
福建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
高二文科政治《文化生活》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40题,共60分)
1. 纵观数千年文明史,中国人的黄金情结,中国人的买金故事,甚至于中国人对于黄色图腾特有的崇拜,都带着些“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悲壮与豪迈。中国人的黄金情结穿越千年延续至今,依然在这个银行卡遍地的时代影响着你我的生活。这体现了
①文化能够超越经济政治而发展 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③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成不变 ④文化发展有其相对独立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2. 经济学家冯•丹因认为,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见下图)。依据对其理论的理解,你认为下列表述中合理的传导顺序为:
①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增加
②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地位作用越来越突出
③资本涌入,推动了文化产品的研发与生产
④生产发展壮大,文化领域出现新兴的产业或部门
A.①→③→④→② B.④→①→③→② C.①→②→③→④ D.③→④→①→②
3. 西方学者约瑟夫•奈曾就柏林墙倒塌感慨:“早在柏林墙倒塌之前,西方的影视就已经‘穿墙而过’影响了一大批人、如果没有西方流行文化经年累月传递的那些影像,光凭锤子和压路机是难以推倒柏林墙的。”这表明
①文化对政治具有反作用 ②文化的差异是不同意识形态的反映
③经济政治是文化的基础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 “学校教育应该是:给你一部历史让你翻阅;给你一种文化让你感受;给你一些时间让你安排;给你一个舞台让你表演;给你一些机会让你创造;给你一个期待让你自我成长。”这句话的蕴含的一个道理是
A.终身学习是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B.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C.人对文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
D.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往往是自觉和主动的
5. 世界精神卫生组织把每年的5月8日订立为“世界微笑日”,希望通过微笑促进人类身心健康,同时在人与人之间传递愉悦与友善,增进社会和谐。微笑是一朵动人的花朵,微笑是最美丽的语言。当每个人每天笑容洋溢,开心喜乐,没有纷争,没有烦恼,人心洗涤了,心灵净化了,社会因此而祥和。这说明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②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发展和享用文化
③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④文化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A.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②④
6. 内地一些地方政府提出要大力开发当地的文化遗产,对此,有学者表示,“开发”是个野蛮的词,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没有一个对自己的文化遗产使用 “开发”一词,联合国用的是“利用”,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用的是“活化”。这一观点中“开发”与“活化”文化遗产的区别在于
①“开发”是虚无的,“活化”是复古的
②“开发”偏重于经济效益,“活化”重视文化的传承
③“开发”可能破坏文化遗产,“活化”有助于在继承中发展
④“开发”看到了文化与经济的融合,“活化”割裂了二者的联系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7. “看山看水看四川/四川到处桃花源/峨眉秀呀剑门险/九寨黄龙看大片/拜水请拜那都江堰/问道就问那青城山/川江号子赛龙舟/泸沽湖水洗蓝天……”有理由相信,这首《看山看水看四川》,会让更多的人喜欢四川,来四川旅游做客。由此可以看出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特点 ②精神产品都离不开物质载体
③自然美景丰富了文化的内容 ④人口迁徙流动促进文化传播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8. 2016年1月18日,由新华社举办的“中国网事•感动人物2015”颁奖典礼在清华大民从全国候选人中投票选出的十位(组)草根英雄依次揭晓。开展“中国网事•感动2015”网络人物评选活动
①可以将精神力量直接变成为物质力量 ②有利于发挥先进人物的榜样引领作用
③因为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④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弘扬社会正气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9. “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我国在倡导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中,注重通过文化及其产业先行来淡化地缘政治效应,旨在促进沿线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政治互信更加深入,人文交流更加广泛,不同文明互鉴共荣。这说明
A.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B.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