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小题,约7140字。
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九年级语文试卷(120分,120分钟)
亲爱的同学们:
初四的学习生活已经掀开了它凝重的面纱。是苦?是乐?个中滋味惟有我们知晓!青春正值,我们明白初四正是我们人生的“十字街头”。相信同学们能打好基础,接受挑战。
有付出必有回报。半学期的刻苦努力,你会惊奇地发现你有多棒:学习自信,见解独特,想象丰富……请你挥毫前行。老师期待与你一起分享你的学习成果!
一、积累运用·夯实基础(20分)
l、请用行楷字体将下面的句子抄写在田字格内(包括标点),要求规范、美观。(1分)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2、依据课文默写。{7分 每空0.5分)
①银楼有的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济南大明湖历下亭的对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老残游记》而远近传诵。
③颐和园的楹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潭拓寺楹联“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可称为佳作。
(《对对子》·端木蕻良)
④你找到那个准确语言就好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学语言杂谈》·汪增祺)
3、按提示正确填空。(4分)
⑤“剪烛西窗”语出唐朝李商隐的诗《夜雨寄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指思念远方的妻子,渴忘相聚,后泛指亲友聚谈。
⑥一时,友人即将远离,“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时候可用上唐朝白居易《琵琶行》
中的一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形容。
⑦表达“沉舟靠在岸边,河中千帆竞相行驶,枯木朽树的前头,正是万木欣欣向荣”这个意思的原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当我们的奥运健儿登上冠军领奖台,国歌奏响,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每个华夏儿女无不
热泪盈眶,这正如艾青在《我爱这土地》末尾两行中吟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君子于役,不知其期……”这首诗出自《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的对联分别出自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中哪部章回体小说?请写在括号里。(3分)
①战官渡本初败绩,却乌巢孟德烧粮。 ( 《 》)
②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 ( 《 》)
③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贾元春归省庆元宵。 ( 《 》)
5、下面是某同学写的一个作文的片断,仔细阅读后,用规定的修改符号(不必全使用)。对不通的地方、有废话的地方、有语病和错别字包括标点使用不当的地方加以修改(需要修改五处)。(5分)
(1)换用号: (2)增补号: (3)删除号:
(4)复原号: (5)调位号: (6)留空号:
初四了,我不奢望放松,可我依然喜欢独自享受和暖的阳光与美丽的樱
花。想象中有片理想的圣土,正值樱花盛开的季节,满地的粉红花海,一位
亭亭玉立的少女站立其中,飘扬的长发,偶有微风拂过,漫天樱花纷飞,她
的脸上露出笑容,一束阳光洒在女孩身上,沐浴在阳光下,深呼吸,感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