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合物》教案集(10份打包)
- 资源简介: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案 必修二3.1.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教案02.doc 126.50 KB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案 必修二3.1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教案01.doc 42.50 KB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案 必修二3.1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教案03.doc 92.50 KB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案 必修二3.2.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教案02.doc 43.00 KB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案 必修二3.2.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教案03.doc 210.00 KB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案 必修二3.3.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教案 02.doc 254.00 KB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案 必修二3.3.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教案03.doc 74.00 KB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案 必修二3.4.基本营养物质 教案01.doc 43.50 KB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案 必修二3.4.基本营养物质 教案02.doc 79.50 KB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案 必修二3.4.基本营养物质 教案03.doc 133.00 KB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第一课时 甲烷
教学思路
采用板块教学,分为四个学习板块。即:板块一:甲烷的物理性质;板块二:甲烷的结构探究;板块三:甲烷的氧化反应;板块四:甲烷的取代反应。在活动中相互交流、相互评价,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并帮助学生形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体现用途”的认知关系。其流程图如下:
教学环节
板块一:自主建构物理性质。通过展示“可燃冰”的图片,播放西气东输视频来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再向学生讲述为了合理开发并利用这些新能源,就有必要研究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的结构和性质。展示一瓶甲烷气体,请学生通过观察、阅读教材,完成表格内容,然后汇报。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能源危机、通过对可燃冰贮量和开发介绍,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对西气东输工程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激发学习兴趣,并引出《甲烷》课题。同时学生能从感性认识上升到掌握物理性质学习的一般方法。
板块二:甲烷的结构探究。学生自主学习并完成甲烷的分子式、电子式和结构简式的书写。老师评价后提出问题甲烷究竟有着怎样的结构,学生开始猜想。然后老师提供素材组织活动,同学们分小组进行实践活动,然后再收集并展示大家的作品,进行相互交流。
引导信息:1.甲烷分子中的4条C—H键完全等同。2.H与C之间的距离和每个夹角也完全相同。学生再重新思考自己作品的正误,根据科学信息进行交流和讨论后,主要认为甲烷存在正四边形或正四面体这两种结构。在学生产生疑惑时,老师再给出第三条信息:如果把甲烷中的两个氢原子换成两个氯原子后也只有一种结构,学生分小组再次动手进行实践活动,再结合科学信息得出甲烷是正四面体的立体结构。用电脑制作出正四面体的立体结构,以便学生直观的认识。同时让学生按照教材要求进行手工制做,在实践活动中再次建构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甲烷结构的研究,学会科学的质疑和能根据科学信息进行有效的实践活动,同时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表象能力。通过对甲烷的模型观察,正确认识了甲烷的分子结构,为甲烷的性质学习打下了基础。
板块三:甲烷的氧化反应。创设情境,展示甲烷的比例模型和球棍模型,学生根据结构猜想其性质。分别将甲烷分别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加有石蕊试液的强碱溶液中。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探究,交流和总结。得出结论:甲烷的性质在通常情况下稳定,但在点燃条件下就会燃烧。展示STS素材让学生感知甲烷是一种清洁燃料。
拓展知识:通过提供资料卡片和矿难图片进行安全教育。引导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本节教材分析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甲烷分子的空间结构特征,能够书写甲烷分子的结构式、电子式。
(2)了解甲烷的化学性质,了解取代反应的特征。
(3)了解烷烃组成、结构,类推烷烃的主要性质;
(4)知道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的概念,能够根据结构式或结构简式进行简单判断。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模型制作、实验探究、观察、交流讨论等手段,结合多媒体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运用能力和形成有机化学的学习思想。
(2)初步体会有机物分子结构的特点及其对性质的影响。通过甲烷取代反应的探究,初步学会化学中对有机物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 通过甲烷性质的学习,体会有机物跟无机物的区别和联系,初步形成对于有机化学领域的学习兴趣,体会有机物在生活、生产中的的重要研究价值。
(2)通过能源危机及可燃冰开发情况的了解,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科学与生产和社会发展的密切联系,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并体验科学探究的喜悦。
教学重点
甲烷的结构特点和取代反应。
教学难点
建立甲烷的立体结构模型,从化学键的层面认识甲烷的结构和性质。
教学建议
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到甲烷的初步知识,教学过程中可以及时联系初中化学内容,做好初高中相似内容的衔接。
(2)充分利用身边素材,让学生自己制作甲烷的分子模型(如木棍、小球、橡皮泥等),从而使学生从感性角度认识甲烷的分子结构。
(3)把握教学内容深浅度,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进行教学。一是区分好甲烷在必修2和选修5两个模块教学要求的差异,不要将甲烷的教学拓展到选修5模块内容;二是烷烃的教学只要求初步知识,不要延伸到化学性质等层面。
新课导入设计
导入一
从今天起,我们将学习有机化合物的知识。有机化合物与人类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在衣、食、住、行、医疗、能源、材料、科学技术及工农业生产等各领域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有机化合物有两个基本特点:数量众多,分布极广。其中仅含碳和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称为烃。人们熟悉的甲烷就是最简单的烃,也是最简单的有机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甲烷。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第一课时 甲烷
【教学过程】
[导课]投影图片:沼气池、西气东输、瓦斯爆炸。这里气体的主要成分均为甲烷,甲烷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你对它了解多少呢?
[投影]复习回顾 :你对甲烷知多少?
引导学生结合初中学过的知识和图片信息总结。学生回答教师加以评价并投影结论
[过渡]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我们继续探究甲烷的性质。甲烷是一种最简单的有机物,也是一种常见的非金属气态氢化物,请同学们思考:HCl、H2S、NH3等均为非金属气态氢化物,它们都能被强氧化剂KMnO4氧化,且能与强酸或强碱反应。 CH4是否具有这些化学性质呢?
[讲解]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
[演示] 分别将甲烷通入加了酸碱指示剂的氢氧化钠、盐酸,酸性KMnO4溶液中,观察现象,颜色是否褪去?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通常状况,甲烷非常稳定。与强氧化剂、强酸、强碱都不反应。
[过渡]物质的性质是由结构决定的,甲烷分子具有怎样的结构特点呢?下面我们来探究甲烷的结构。
[板书] 一、甲烷的结构
引导学生书写甲烷的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师生共同分析C---H键的特点及氢原子之间的作用力。
[提问] 甲烷分子中的原子在空间是如何分布的呢?
[展示] 请同学们展示课前制作的正四面体及甲烷分子模型。教师给予评价,择优保存。并出示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
[投影]甲烷的结构特点
结合图片师生共同分析:甲烷分子是以碳原子为中心,四个氢原子为顶点的正四面体。4个C-H键完全相同,夹角相等。
[过渡]这种稳定的结构决定甲烷在常温下化学性质非常稳定,不与强氧化剂、强酸、强碱反应。但在特定条件下,甲烷也会发生某些反应,如甲烷有可燃性。
[板书] 二、甲烷的化学性质
1. 氧化反应
[实验]点燃纯净的甲烷。
学生观察现象,写化学方程式
[讲解]甲烷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物无污染,因此甲烷是一种很好的燃料。
[过渡] 投影问题:根据学到周期表的有关的知识,提出大胆而合理的猜想: CH4能和氧气发生反应,在一定的条件将甲烷和氯气混和在一起,你认为能发生反应吗?你猜想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思考交流
[投影]元素周期表
[实验探究]参照课本61页实验,思考下面问题:
1.你从实验中得到哪些信息。
2.从所得信息中你能获得哪些启示?
[播放视频]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
提请学生观察现象并思考上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