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学附中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高二4月(总第八次)模块诊断政治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9题,约9110字。
山西大学附中
2015—2016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试题(总第八次)模块诊断
政治试题
(时间:90分钟内容:文化生活全册+哲学前七课)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4题,共51分)
1.几年前,意大利蒙扎市议会通过了一项法案,禁止市民将金鱼养在圆形鱼缸里观赏。提案者解释说,把金鱼关在圆形鱼缸里非常残忍,因为弯曲的表面会让金鱼眼中的“现实”世界变得扭曲。可问题在于,我们怎么知道我们感知到的“现实”是真实的?金鱼看见的世界与我们所谓的“现实”不同,但我们怎么能肯定它看到的就不如我们真实?这一事例告诉我们
①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②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是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③只有换位思考才能对事物的“真实”性做出判断
④感知无法对“现实”做出是否“真实”的回答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聪明的唯心论比愚蠢的唯物论更接近于聪明的唯物论。聪明的唯心论即辩证的,愚蠢的唯物论即绝对的,不发展的。”对这一论断理解正确的是
①唯心主义是人类智慧树上一朵不结果的花
②朴素唯物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都是愚蠢的
③聪明的唯物论是指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④只要存在聪明的唯心论,就能实现聪明的唯物论
A.①② B.②④C.①③ D.③④
3.20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来自日本的梶田隆章与加拿大的阿瑟•麦克唐纳获奖,以表彰他们发现中微子振荡现象。该发现表明中微子拥有质量,推翻了物理学界几十年来“中微子没有质量”的“常识”。这证明了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②真理总要被推翻,它与谬误没有严格界限
③科学家的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④认识过程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特点
A.①② B.③④ C.②③D.①④
4.小陈同学在政治课上选择了他比较感兴趣的主观唯心主义思想研究作为哲学课前演讲主题,在他的演讲中可能出现的哲学家及其命题是
A.黑格尔“世界上最腐败的东西都能为它的存在找到最合理的理由”
B.赫拉克利特“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C.老子“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D.王阳明“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同寂;你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5.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认为,万物只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旋风”,瞬息万变。他拒绝给事物以名称,主张对客观事物什么也不能说。其错误在于
①认为思维与存在不具有同一性②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③承认了万事万物都处在运动之中④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一百年前,爱因斯坦曾预言,如果大质量天体发生碰撞、超新星爆发等极端宇宙事件会产生强大的引力波。2016年2月12日,先进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