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学附中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高二4月(总第八次)模块诊断历史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二下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1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5/11 21:56:2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7题,约7090字。

  山西大学附中
  2015——2016学年高二第二学期4月(总第8次)模块诊断
  历史试题
  (考查时间:90分钟  内容:选修部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计51分)
  1.世人对战国时期的秦国人有着“薄恩礼,好生分”的印象,造成这一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商鞅变法采取了
  A.奖励军功          B.奖励耕织      C.焚烧诗书      D.什伍连坐和告奸制度
  2.商鞅变法的法令规定:“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奴)。”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农业阶级的利益                      B.保持和稳定自耕农经济
  C.鼓励劳动者积极生产                      D.巩固和发展土地私有制
  3.(公元前338年)孝公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战国策•秦策一》)文中的“人”在客观上代表当时谁的利益
  A.没落贵族          B.立功将士      C.新兴地主      D.富裕农民
  4.王安石:“昔日贫者举息于豪民,今之贫者举息于官,官薄其息,而民救其乏。”司马光:“取利约近一倍,虽兼并之家,乘此饥谨取民利息,亦不至如此之重。”据此可知王安石与司马光分歧的焦点是青苗法
  A. 是否有助于限制兼并之家                     B. 是否有利于改善政府财政状况
  C. 是否真正有利于助困济贫                     D. 是否真正有助于稳定市场秩序
  5.北魏统一北方,促进了民族融合,使鲜卑族以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渐转向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表明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实质上是
  A.封建化的过程        B.农业化的过程      C.工业化的过程      D.汉化的过程
  6. 根据北魏的均田制,大部分国有土地授出后要求受田者年老身死时交还国家再分配,但这种“还”和“受”大多在户内进行。这说明均田制客观上
  A.抑制了土地兼并                            B.加剧了皇权的衰落
  C.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D.造成了国有土地的私有化
  7. 亚里士多德说:“梭伦政体在三方面最具民主色彩,一是允许以人身自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