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父子成兄弟》教学实录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教案 / 职高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5/13 10:54:3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170字。

  《多年父子成兄弟》教学实录
  海林市高级中学   张旭
  师:品读经典,光亮人生,刚才我们认识了两位可爱又可敬的父亲,下面继续我们的语文学习之旅。先给大家讲个小故事,有一天,汪曾祺上五年级的孙女回到家气呼呼地说:“爷爷的文章写的一点儿都不好,没词儿。”原来语文老师让孩子们摘抄一些优美的词句,汪曾祺的孙女把爷爷的书从头翻到尾,也没挑出一个词儿。汪曾祺笑了:“好,我就喜欢没词儿!”那么,汪曾祺是怎么看待语言的呢?这是汪曾祺1987年到美国演讲针对“中国文学的语言问题”发表的一些真知灼见。
  生:齐读(多媒体显示)语言的美,不在语言本身,不在字面上所表现的意思,而在语言暗示出多少东西,传达了多大的信息,即让读者感觉、“想见”的情景有多广阔。古人所谓“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是有道理的。——中国文学的语言问题
  师:抓几个关键词。
  生:暗示,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师:下面大家阅读文本,选取几处你认为体现了语言暗示性的句子,品一品其中蕴含了怎样的信息,传达了怎样的情感。(板书:语言)
  (学生默读思考)
  生:我的老伴告诫他们“你们要和爸爸‘划清界限’”,儿子反问母亲:“那你怎么还给他打酒?”——这句话既写出了父母对孩子的关心和呵护,又看出了妻子对丈夫的关心,而儿子的反问又表达了孩子对父亲的感情,一家人感情深厚。
  师:思路非常清晰,表达非常流畅,考虑非常全面。
  生:我也说说这句话。当时不是文革么?文中说“人人自危,自顾不暇”,这样的家庭很和谐。
  师:是啊!我们学过《小狗包弟》一课,在那个父子反目、兄弟成仇、夫妻陌路的荒唐年代,一只小狗都无法生存,而汪家人的这种相濡以沫真是难能可贵。
  生:用胡琴弦放风筝,我还未见过第二人。——我想从两方面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