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传》学案7
- 资源简介:
约17590字。
12 苏 武 传
诗海拾贝
苏武庙
温庭筠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
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赏析] 这是一首凭吊古人的诗,颂扬了富有民族气节、忠贞不屈、心向故国的苏武。作者先是想到了苏武“魂销汉使前”的故事,想象当年苏武骤然见汉使的情景,将其羁留匈奴十九年的种种难以言状的情感,尽写入“魂销”二字。文章颔联继而追思苏武当年,用工整的句子描绘了两幅画面:一是望雁思归图,二是荒塞牧归图,概写了苏武幽禁在异域的漫长岁月。颈联想到苏武归来,宫殿楼台已非,人亦早已衰老。尾联遥想苏武归来后哭悼武帝。
[思考] 这首诗主要颂扬了苏武什么样的精神品格?
[提示] 画线部分为思考答案。,语林撷英
一、有关“气节”的名言
1.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徐悲鸿
2.最贫的是无才,最贱的是无志。——约翰生
3.忍辱偷生的人,绝不会受人尊重。——高乃依
4.在命运的颠沛中,最可以看出人们的气节。——莎士比亚
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6.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陆机
7.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
二、《汉书》中的名句
1.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2.以管窥天,以蠡测海。
3.知其一未睹其二,见其外不识其内。
4.论大功者不录小过,举大善者不疵细瑕。
5.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
1.字音
厩监(jiù) 窥观(kuī) 丈人行(háng)
遗单于(wèi) 浞野侯(zhuó) 没胡中(mò)
煴火(yūn) 旃毛(zhān) 阏氏(yān)(zhī)
牧羝(dī) 汤镬(huò) 旄节(máo)
雨雪(yù) 更嫁(gēng) 自分已死(fèn)
霑衿(zhān)
2.通假字
①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畔”同“叛”,背叛
②与旃毛并咽之 “旃”同“毡”,毛织的毡毯
③空自苦亡人之地 “亡”同“无”,没有
④信义安所见乎 “见”同“现”,表现
⑤请毕今日之 “ ”通“欢”,欢聚
⑥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 “霑”同“沾”,沾湿;“衿”同“襟”,衣襟;“决”同“诀”,辞别
⑦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去”同“弆”,收藏
⑧前以降及物故 “以”通“已”,已经
3.一词多义
(1)发①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 动词,起事②单于子弟发兵与战 动词,发出,派出③恐前语发 动词,揭露、暴露
(2)引①虞常果引张胜 动词,招供、牵攀②引佩刀自刺 动词,举、拿③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动词,牵、拉④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动词,调转
(3)使①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名词,使者②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动词,让③单于使卫律治其事 动词,派④武使匈奴,明年,陵降 动词,出使
(4)以①少以父任 介词,因为②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连词,表目的③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介词,凭借……的身份④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介词,把
4.词类活用
①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动词使动用法,使……归
②单于壮其节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壮
③空以身膏草野 形容词使动用法,使……肥沃
④反欲斗两主 动词使动用法,使……相斗
⑤羝乳乃得归 名词作动词,生子
⑥武能网纺缴,檠弓弩 名词作动词,结网;名词作动词,用檠矫正弓弩
⑦推堕驸马河中溺死 动词使动用法,使……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