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学设计7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四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8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6/30 14:56:0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2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6150字。这是同课巧异构教学设计,共3个。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学设计
  王敏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弗洛姆  。
  2、感受不同阶段的爱。
  3、父爱与母爱的比较。
  4、区分“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和“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过程与方法
  1、比较法,通过对父爱与母爱的比较,重新审视爱。
  2、问题探究法,以时间和逻辑顺序分析“爱是一种能力。”
  3、讨论法,联系自身,感悟生活,获得爱的真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把对“爱”的认识由感性层面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并且形成健康而成熟的心灵。
  2、认识到父母之爱的伟大无私,培养自己健康而成熟的心灵。学会感恩。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引导学生对“爱”的认识由感性的上升到理性的高度。
  2、从一些关键句子入手,把握文章中作者的观点,理解作者对“爱”的定义。
  3、通过学习,让学生对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有更深入的理解。
  教具准备:多媒体
  一:导入课文:
  《世上只有妈妈好》
  二、解题
  三、作者认知
  四、感知课文,理清结构
  第一部分(第1~3段):爱的能力的发展
  第二部分(第4~7段):爱的对象的发展
  第三部分(第8~10段):我的健康成熟
  五、探究文本 合作学习
  阅读第一部分,回答问题:
  作者谈到哪两种爱?什么样的爱才是成熟的爱?
  “我爱,因为我被人爱”“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这两种感情有何本质的区别?
  明确:前一种是不成熟的爱,只懂得接受,并且因此使自己看起来弱小、孤立无援,处于被动的状态。比如哭闹。
  后一种则是通过努力去赢得爱、创造爱,变得有力量而且成熟,处于主动地位。
  由此可知,爱不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无爱——被爱——有爱——创造爱。
  阅读第二部分, 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一:母爱与父爱分别有哪些特点?
  问题二:母爱与父爱有哪些不同?
  问题三:母爱与父爱有哪些积极性与消极性?
  阅读第八段, 回答:
  父亲和母亲的作用是什么?
  母亲无条件给予爱、关怀和安全感父亲指导孩子正视他将遇到的困难,孩子对自身的力量和能力产生越来越大的自信心
  质疑研讨
  讨论:我们清楚了费罗姆的观点,现在,请你们联系实际,想想自己的爸爸妈妈给你的爱,是否像作者分析的那样呢?(自由讨论,自主发言)
  读第九段和第十段
  弗罗姆认为怎样的状态才算拥有成熟的健康的灵魂?
  他发展了一个母亲的良知,又发展了一个父亲的良知
  树立起两个形象
  达到综合
  六、回顾  小结
  七、拓展延伸   感恩父母
  听韩红的《天亮了》 1999年10月3日,在贵州麻岭风景区,一辆缆车正缓缓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