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8650字。
征文佳作选登
水之灵 山之魂
溱潼实验中学九(10)班 左莹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筝鸣,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
屈原,一位浪漫主义诗人。他同情人民的疾苦,“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他有执著的追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可他受佞臣排挤打击,上不能为君分忧,下不能为民请命。于是乎,他徘徊在汩罗江边,仰天长叹,最后他纵身一跃,化作江中的一朵浪花。这为何?他只是想以此来唤醒君王的理智啊!滚滚江水,可以证明这一切。
杜甫,一位现实主义诗人。他在安史之乱中被叛军带到长安,由此发出“国破山何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感慨。后来他在成都有过“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的悲伤与无奈,但他就在这里,也喊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时代最强音,让人由衷折服,谁又不为他最后凄凉地死在湘江中的一叶扁舟上而悲伤呢?
岳飞,一代名将。他如是说:“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他直捣黄龙,节节胜利。可皇上的十几道金牌却催他中途回去。是进,是退?岳飞迟疑了。他最终无奈地选择退兵。虽然,他前功尽弃,并遭到奸臣陷害,但这更让人认为他是一个精忠报国的英雄!“青山有幸埋忠骨”,巍巍青山,可以证明这一切。
文天祥,南宋大臣。他被元兵俘虏后,不为高官利禄所诱,他誓死不降,表明心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
英雄的心
溱潼实验中学九(9)班 全 敏
芦苇在寒风中摇曳,芦花像流苏云上下起伏不定,凄凉苍白的芦苇拨动着历史的画卷——
易水之滨,高渐离击筑,燕太子丹正在为荆轲壮士饯行。荆轲端着酒杯,无言的踱步到江前,他愁眉紧锁,心潮波澜起伏,思绪情愁剪不断,理还乱。
荆轲睁大眼睛眺望那远处的家乡,随风舞动的芦花挡住了他的视线。他无意地转着酒杯,眉毛拧成了一条线,像在沉思什么?
荆轲的心中放不下年迈的老母亲,她此时肯定正柱杖在家门前,期盼着自己,作为人子,我又怎么舍得离开自己的母亲呢?荆轲的思绪像乱了的麻,剪不断,理还乱。
荆轲望着这浩浩江水,脸不禁制动了一下,他仿佛听见处在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在呐碱,他仿佛看见永无休止的倒毙的人们伤口与死亡。这一切何时才能终止呢?这思绪剪不断,理还乱。
芦苇随风舞动,发出“呼呼”的声音,仿佛在说些什么。江水奔腾着,如铜管齐鸣着,仿佛在说些什么。荆轲望着,听着这一切的一切,他沉思着。
燕太子丹走过来,“放不下家吗?”荆轲望着这浩浩江水,点了点头,江水激打着江石,澎湃的声音震人耳目。蓦地,荆轲双眉展开,脸上的肌肉耸动着,他一瞬间好像明白了什么。在这种暴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