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学设计3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860字。
岳麓版必修‖
《第23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学设计
北京市第十中学蔺晓辉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情景—探究—感悟”教学模式是一种感受性学习方式。这一模式的基本思路是教师在教学中以教材为基础以课程标准为导向,把所讲教材的内容编制成有序的知识信息,辅助多种手段,如语言文字、图片、等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走进历史,综合自己已有的知识观点、看法、认识和态度、情感,最后得出结论,获取历史的启迪。这样能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背景分析
(一) 课标相关内容
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例,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二) 课题及教学内容的分析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如何逐步建立起来的。一方面,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掌握了国际货币金融控制权。另一方面,美国又通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通过适当补充一些史实,引导学生通过史实总结出二战后初期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特点,并对该体系初步能够客观全面的分析。
(三) 学生情况分析
我校作为示范校,本次的授课对象又是我校高一文科实验班学生,与普通班学生相比,学生的素质要更高一些,其学习主动性更强烈,同时拥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高一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思想活跃。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已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和对历史的认知能力,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初步的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但由于他们对知识的掌握还没有形成体系,没有达到一定的广度、深度和高度,所以采取“情景—探究—感悟”教学模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以此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布雷顿森林协定》的签署,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成立,理解建立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目的;
(2)了解《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理解《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对世界贸易发展的作用。
(3)探究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对世界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感知→思考→主动参与学习。
(2)通过讨论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历史作用,提高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美国扩张政策的体现,也对资本主义
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提高一分为二看待历史事物,辨证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认识国家的经济实力决定外交活动,从而加深对当前我国一心一意发展经济这一国策的理解,激发学生认真学习、报效祖国的历史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