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导学案5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五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9/3 21:48:57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3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6190字。

  《咬文嚼字》导学案
  江苏 秦 葆
  【学习目标】
  1.识记文中的字词,背诵文中引用的诗文名句。
  2.理清文章的思路,准确筛选文中的信息,把握作者观点。
  3.理解古诗词中的炼字技巧。
  【课前自学】
  一、自读课文,识记了解
  1.涵咏词义
  (1)咬文嚼字: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儿而不注重精神实质)。
  (2)锱铢必较:对极少的钱或很小的事,都十分计较。锱、铢,古代很小的重量单位。
  (3)索然无味:一点意味和兴趣也没有。
  (4)清沁肺腑:纯净的味道、感受渗入人的肺腑或内心。
  (5)点铁成金:神话故事中说仙人用手指一点使铁变成金子,多比喻把不好或平凡的事物改变成很好的事物。
  (6)自鸣得意:自己表示很得意(多含贬义)。
  2.常识了解
  (1)朱光潜(1897—1986),笔名孟实,安徽桐城人。著名的美学家、文艺理论家。他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著有《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西方美学史》《诗论》《谈文学》,译有黑格尔的《美学》等。
  (2)文体知识
  随笔和文艺随笔
  随笔是散文的一种,随手笔录、不拘一格的文字。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宋代以来凡杂记见闻,皆用此名。“五四”以来十分流行,一般以借景抒情、夹叙夹议、意味隽永、短小活泼为特色。解放以后,随笔成为我国报刊常用的一种文学体裁,和杂文相似,常常把文学表现手法和政论结合起来,有很强的时效性和感染力,是一种文艺性的短篇政论文。
  文艺随笔,也叫文艺短论,是文艺评论的一种,它的特点是一事一议;篇幅短小,既发议论又谈感受,行文自由,语言精辟。
  (3)汉语言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掌握和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是汉民族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走上大街,放眼望去,错别字、不规范的字不少;翻开书报,错别字、词语错误、病句随处可见;看电视,听广播,听人讲话,不规范的用语几乎随时可以听到。鉴于此,作者从生活和文学艺术出发,举例分析,旨在引导读者认真学习祖国语言,培养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达到正确使用祖国语言的目的。
  【课堂学习】
  一、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品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分析文章的结构。
  2.作者是如何在分析例子的基础上将自己的观点一层一层地向前推进的?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