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650个字。
论农村中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
徐道祥
(一)培养说话能力的意义
说话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它关系着现代生产、科技、文化的迅速发展。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从社会语言运用的前景来看,在许多场合下口语比书面语更加重要。精密的传声设备,使口语得以随时随地记录、传播和保存。由于口语表达速度快于书面表达(据统计,一般人口述的速度每分钟在150字以上,而书写则只有30字左右)①,因此那种靠书面语交往的场合将会大为减少。
从学生语言发展规律看,听说是基础,读写则是在此基础上派生的语言活动。若具有较好的听说基础,就更能提高它们的读写能力。但在我们日常教学中,特别是课堂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口语训练,致使当今农村中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不强,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十分注重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训练相结合,把加强口语训练摆在重要位置,落实学生的口语训练。
(二)中学生说话能力现状的调查
本人所任教的旧县中学是一所乡镇中学,通过平时教学时的感受和到县属的三所中学听课时的观察,发现农村中学生的说话特别是当众说话时存在明显缺陷,请看下面调查结果:
学 校 类 型口头作文(回答问题)成绩
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
县属中学922761
乡镇中学83043
②个别学生不能用普通话完整地表达,不时要借助方言;很大一部分学生不敢开口说话,过分羞涩。如随机抽取七名学生,让他就所选的话题构思一分钟后口头作文,结果一个没说上一句话,两个讲了几句就无话可说,三个红着脸,低着头结结巴巴地把话说完,只有一个同学说得较好。据多次调查,农村学生这种口头表达能力的缺陷特别是难以当众说好话是一个较为严重,较为普遍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