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学设计6(3份打包)
- 资源简介:
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学设计3份打包
《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学设计1.doc
《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学设计2.doc
《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学设计3.doc
《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流水侵蚀地貌的形成,掌握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了解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掌握冲积平原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形成过程。
2.过程与方法
(1)根据资料,能够分析不同河段河流侵蚀作用的差异。
(2)阅读河流堆积地貌示意图,能够分析冲积平原各部分的成因及地貌特点。
【教学重点】
1.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
【教学难点】
1.流水侵蚀地貌的形成原理。
2.河流演变过程中凹岸侵蚀和凸岸堆积的分析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洪(冲)积扇与三角洲的形成过程和区别。
教学方法 讲授法、读图分析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设计
风水学在中国文化中是一门源远流长的学问。其目的是教导民众,在山河大地之间,挑选一处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并利用此环境,积极奋斗,努力不懈,进而使长居此地的人们健康、平安又兴旺成功。虽然经过时间演化,有迷信成分,但里面却包含着中国古代朴素地理学的思想。
比如,殷商时代的居住风水──“攻位于汭”(汭:河水内湾环抱处,为凸岸)就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也体现了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
主要教学过程设计
一、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
(一)河流侵蚀地貌
1.溯源侵蚀及其形成地貌
学生活动:识别图中所显示的河流的侵蚀方
……
《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学设计
【核心突破】
核心要一 河流地貌
【归纳总结】
1.河流侵蚀地貌
河谷发育的不同阶段,河流侵蚀作用的主要方式及其对河谷形态的影响有明显差异(如下表)
河谷形成阶段 初期 中期 成熟期
主要侵蚀方式 以下蚀和溯源侵蚀为主 河流下蚀减弱,侧蚀加强 以侧蚀为主
河谷形态特征 河谷横剖面呈“V”型 河流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河谷出现连续河湾 河谷横剖面呈“U”型,上游窄而深,下游宽而浅
2.河流堆积地貌
组成部分 分布 形成 地貌特点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