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2
- 资源简介:
约4640字。
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
课标要求:
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知识目标能力目标:
了解历史上苏联的经济概况和经济改革的主要历程,包括赫鲁晓夫改革的背景、内容、影响,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背景、内容、影响,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改革带来的严重问题与苏联解体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苏联的改革及其失败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值得深刻反思和吸取经验教训的大事,对中国的建设和发展也有许多可资借鉴的东西。分析和认识它对我们进一步理解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规律、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完善和健康发展所具有的意义。
教材分析:
本课探讨的是二战以后苏联相继进行的三次经济改革: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对于每一次经济改革,基本上是从经济改革的背景、改革的内容、改革的成效和问题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背景、改革的目标和原则,改革的局限性和失误(经济结构问题更趋严重,宏观决策缺乏配套措施,企业自主权未能实现),转向政治改革,改革带来的严重问题与苏联解体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苏联改革的背景,过程;
难点:苏联改革的评价,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启示
板书:
一、改革的背景---斯大林体制的弊端
二、苏联的经济改革
1、赫鲁晓夫改革
背景、内容(农业、工业)、评价(积极意义、局限性及其失败)
2、勃列日涅夫改革
背景、内容(工业、农业)、局限性及其失败(理论认识和原有经济体制的束缚;军备竞赛的影响)
3、戈尔巴乔夫改革
三、改革的经验、教训
教学方法:
教学资源:
岳麓版试验教科书、历史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课本及教参。
课件出示Go West MTV
课前情景设置---《苏联大事记flash+莫斯科郊外的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