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考历史专题复习考点8: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6题,约16340字。
考点8: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图9是汉阳铁厂的高炉,图10是广东继昌隆缫丝厂的蒸汽锅炉和缫丝机。这两个企业的共同点是( )
①使用机器生产②产品走向市场③建于通商口岸④完全私人投资
A.①②③B.②③C.①④D.②③④
2.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方向。”从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企业的角度来分析,“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的含义是( )
A.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B.有利于西学的传播
C.瓦解了自然经济,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D.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3.某中学老师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史学范式来认识“近代中国通商口岸”,以下符合全球史观的说法是( )
A.它是西方列强对华商品和资本输出的基地,是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的标记
B.它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C.它是近代中国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的前沿阵地
D.它是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最早开始走向近代工业文明的地方
4.洋务运动的产生是为了“继续镇压中国各族人民的武装起义,是用外国资本主义的技术巩固封建统治”;官僚地主开办的工厂是“资本主义国家军需工业的附庸,充分表现了半殖民地的性质”。这一观点表明作者( )
A.站在文明演进的角度B.站在近代化的角度
C.站在地主阶级的角度D.站在革命者的角度
5.官僚地主杨宗濂兄弟在(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既投资棉纺织工业,又大量购买田产,增强自己的地主地位(苑书义《中国近代史新编》)杨氏如此选择的原因是( )
A.受传统重农抑商思想的影响B.受到近代工业利润的驱使
C.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D.处于半封建社会转型过程
6.1840年以来,中国棉花、大豆、蚕桑、烟草、花生、蓝靛、桐油等农作物的种植面积都逐年增加并大量出口。这反映出当时( )
A.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B.传统的经济结构没有发生变化
C.中国传统农业的倒退D.中国逐渐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